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胸中柴棘  拼音:xiōng zhōng chái jí
形容人内心险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国语辞典》:大奸似忠  拼音:dà jiān sì zhōng
形容人外表看似忠厚老实,内心却是奸诈险恶。也作「大奸似忠」。
《国语辞典》:绝后计(绝后计)  拼音:jué hòu jì
比喻计策过于阴险恶毒,将使出计者自招恶果,断子绝孙。《西游记》第二五回:「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也作「绝户计」。
《国语辞典》:跳火海  拼音:tiào huǒ hǎi
形容进入极端险恶、危险的境地。如:「他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上刀山,跳火海,亦在所不辞。」
《國語辭典》:腹有鳞甲(腹有鱗甲)  拼音:fù yǒu lín jiǎ
比喻居心险恶,难以接近。语本《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分類:心怀险恶
《漢語大詞典》:风潇雨晦(風瀟雨晦)
《诗·郑风·风雨》:“风雨瀟瀟,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遂以“风瀟雨晦”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亦比喻形势险恶。 梁启超 《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当此国基甫定,风瀟雨晦之时,正全体国民卧薪嚐胆之日。” 陈家庆 《感湘乱作次韵》:“风瀟雨晦悲流徙,月惨霜凄感苦辛。”
《國語辭典》:风刀霜剑(風刀霜劍)  拼音: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寒风像尖刀,严霜似利剑。形容气候寒冷。常比喻人情险恶。《红楼梦》第二七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漢語大詞典》:黑心狼
指心肠险恶之人。 秦兆阳 《大地》第五卷十一:“ 郑黑眼 啊黑心狼,他就高利放债,低价买地。”
分類:心肠险恶
《漢語大詞典》:黑心歪尖
谓心肠险恶。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三:“黑心歪尖赛虎狼,下了毒手抢 香香 。”
分類:心肠险恶
《漢語大詞典》:彪口
比喻险恶之地。南史·袁顗传:“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今日之行,本愿生出彪口。且天道辽远,何必皆验?”
分類:险恶
《國語辭典》:病入膏肓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膏,中医上指心下脂肪。肓,膈上薄膜。膏肓相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指人病重,无药可救。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镜花缘》第一三回:「贱妾之恙,虽得女儿取参略延残喘,奈病入膏肓,不啻风中之烛。」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歧路灯》第二○回:「热肠动处真难默,冷眼觑时便欲暗;病入膏肓嗟已矣,愿奉宣圣失言箴。」也作「病染膏肓」、「病在膏肓」。
《國語辭典》:抱火卧薪(抱火臥薪)  拼音:bào huǒ wò xīn
抱著火睡在薪木之上。比喻情势险恶,灾祸即将来临。《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华覈》:「谊之所欲痛哭,比今为缓,抱火卧薪之喻,于今而急。」
分類:处境险恶
《國語辭典》:刀山火海  拼音:dāo shān huǒ hǎi
比喻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地方。如:「为了正义公理,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绝不退缩。」也作「火海刀山」。
分類:险恶境地
《國語辭典》:刀山剑林(刀山劍林)  拼音:dāo shān jiàn lín
比喻非常危险的地方。如:「为了顾全大局,明知是刀山剑林,也得去闯一闯。」
分類:险恶境地
《漢語大詞典》:遣遇
对险恶的遭遇作自我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