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附及
附带提到。 朱自清 《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他当时的用意,还是在论述各体的源流利病与属文的方法,批评不过附及罢了。”
分類:附带提到
《國語辭典》:附笔(附筆)  拼音:fù bǐ
文件、书信等写完后,另外附带加上的话语。如:「交托之事,烦请在附笔处稍提一下。」
《漢語大詞典》:副修
主修以外,附带学习(某门课程或专业):~课。
《漢語大詞典》:附言
在正文后面附带说明的话。 鲁迅 《书信集·致胡今虚》:“后面附我的译文附言,自然无所不可。”
《漢語大詞典》:附刊
(1).附带刊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何不将这册子寄到《新小説》社,请他另闢一门,附刊上去。”
(2).副刊。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 施蛰存 先生在《大晚报》附刊的《火炬》上说:‘说不定他是像 鲁迅 先生印珂罗版本木刻图一样的是私人精印本,属于罕见书之列。’”
分類:附带刊载
《國語辭典》:副业(副業)  拼音:fù yè
利用閒暇,于主业之外附带经营的其他事业。如农民兼从事编席、代工等。
《國語辭典》:搭头(搭頭)  拼音:dā tóu
配搭的、次要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枝节问题
旁出或附带的问题
较次要的问题
《國語辭典》:无条件(無條件)  拼音:wú tiáo jiàn
不附加任何条件。如:「无条件投降」、「无条件停战」。
分類:附带
《国语辞典》:附加价值(附加价值)  拼音:fù jiā jià zhí
1.生产一种商品时,在某一阶段中所增加的商品价值。如将面粉制成面包,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扣除所投入的成本后的馀额,即为附加价值。
2.比喻因某些作为而附带产生的额外价值。如:「古代名人在书画上的落款和钤印,大幅提升该作品的附加价值。」
《国语辞典》:附致语(附致语)  拼音:fù zhì yǔ
书信中附带问候的话语。如伯父大人前,祈叱名问安。
《国语辞典》:附属品(附属品)  拼音:fù shǔ pǐn
附带的物品。如:「这些零件是这部机器的附属品。」清。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领结》:「领结,西式衣服之附属品,有二种,或悬胸前,或附颈下。均以绸制,平时用彩色,庆祝用白,吊丧用黑。」
分类:附带物品
《国语辞典》:附添  拼音:fù tiān
附带添加。如:「这桌酒席,主菜之外,附添两道甜点。」
分类:附带添加
《国语辞典》:附赠(附赠)  拼音:fù zèng
附带赠送。如:「这组碗盘是购买冷气机所附赠的。」
分类:附带赠送
《國語辭典》:副作用  拼音:fù zuò yòng
泛指任何事物在其目的以外的不良效应。以用药而言,副作用是指药物主要作用以外的其他效应,因非针对原有的治疗目的,故常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