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鲁阳公 朝代:战国楚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亦称鲁阳文子。战国时楚国人。楚平王孙,司马子期子。为县公。相传楚与韩构难,战方酣,日将暮,公乃援戈而挥之。日为之返三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 【介绍】: 新莽末南阳蔡阳人,字圣公。光武帝刘秀族兄。初投平林军,后合于绿林军。王莽地皇四年,玄与刘秀等合兵而进,大破王莽军,被推为更始将军。旋被拥立为帝,年号更始。次年,移都长安。玄沉湎酒色,委政赵萌。又独断多疑,先后杀害申屠建、陈牧、成丹,逼走王匡、张卬等。更始三年,赤眉军攻入长安,玄降,不久被缢杀。
全后汉文·卷十一
玄,字圣公,舂陵载侯四世孙,光武族兄。莽末起兵,地皇四年为更始将军,寻即位于淯水上。建元更始,从宛北都洛阳,迁都长安。在位三年。降于赤眉,封长沙王,寻见杀。光武即位,遥封淮阳王。
芮玄 朝代:孙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6 【介绍】: 三国吴丹阳人,字文表。芮良弟。兄卒,领其兵。拜奋武中郎将,以功封溧阳侯。孙权为子登聘玄女为妃。及卒,权惜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222 【介绍】: 三国魏雁门马邑人,字文远。本聂壹之后,避怨改姓。少为郡吏。并州刺史丁原召为从事,使将兵至京。初属董卓、吕布。后归曹操,拜中郎将,屡有战功,迁裨将军。从攻袁谭、袁尚,招降黑山孙轻等,累迁荡寇将军,封都亭侯。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孙权攻合肥,辽募敢死士,力战退敌,几获权,拜征东将军。迁前将军。魏文帝即位,封晋阳侯。黄初三年,从攻孙权,病死于江都,谥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4 【介绍】: 三国吴阳平发干人,字文圭。初随孙权为将,以军功累迁偏将军。从征荆州,与朱然断小道,擒关羽,定荆州,拜固陵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刘备伐吴,与陆逊并力拒战,迁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权称帝,拜右将军。性粗猛,又奢泰,晚年弥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4—约253 【介绍】: 三国吴吴郡富春人,字子孝。孙权子。好学下士,兄孙登卒,立为太子。后遭谗谮,被幽闭。孙权赤乌十三年,废和立孙亮。太元二年,封南阳王,居长沙,权卒,和妃舅诸葛恪辅政,孙峻疑恪欲废亮迎和。诛恪,夺和玺绶,徙新都,赐死。子孙皓入立,追谥文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5—447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小字师护。宋武帝子。文帝元嘉初封衡阳王,历官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元嘉二十三年,北魏攻边,义季虑祸,无他经略,唯饮酒而已,为文帝所责。明年卒。
全宋文·卷十二
义季,小字师护,武帝子,元嘉元年封衡阳王。历征虏将军,领石头戍事,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寻代临川王义庆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进号征西大将军,领南蛮校尉,徙都督南兖徐青冀幽六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进督豫州之梁郡,迁徐州刺史。二十四年薨,追赠侍中司空,谥曰文王,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俊兴。元熙弟。历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元熙起兵讨元叉失败,略逃至江南,梁武帝礼敬之,封为中山王、宣城太守。后遣还。除侍中,封义阳王,寻改封东平王。又迁大将军、尚书令。为胡太后所宠任。死于河阴之变。谥文贞。
元雍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思穆。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时,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孝明帝时,进太傅,咨决大政。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植,免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孝明帝亲政,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政。岁禄粟至四万石,伎侍盈房,而识短学浅,不为时论所重。死于河阴之变。
全后魏文·卷十九
雍,字思穆,献文帝第四子。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拜中护军,领镇北大将军。改封高阳王。行镇军大将军。迁卫尉,加散骑常侍,除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进号征北将军。宣武即位,迁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入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迁司空,转太尉,加侍中,除太保。孝明即位,以为宗师,进太傅。为于忠矫诏所废,以王归第。灵太后临朝,除侍中、太师,领司州牧,录尚书事,兼太保,进位丞相。孝庄初,于河阴遇害,谥曰文穆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0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显顺。元鸾子。袭封城阳王。出为河内太守。孝庄帝杀尔朱荣,除徽太保,仍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统内外。善媚帝,帝甚宠信之。及尔朱兆入洛,徽弃帝而奔,为其故吏寇弥所杀,送尸于尔朱兆。后谥文献。
全后魏文·卷十八
徽,字显顺,晃曾孙。正始末,袭父变爵城阳王。除游击将军,出为河内太守,徵拜长兼散骑常侍。孝明即位,除后将军、并州刺史,加安北将军。后拜安西将军、秦州刺史。改授辅国将军,加度支尚书,进号镇军将军、兼吏部尚书。加侍中、征东将军,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拜尚书左仆射,转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解侍中。寻除尚书令。孝庄即位,拜司州牧,进司徒,除侍中、大司马、太尉,进太保,仍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尔朱兆之难出奔,为故吏寇弥所害。孝武即位,赠太师,谥白文献。

人物简介

维基
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第三子,母杨奥妃,南北朝时代西魏建立者。政权被宇文泰父子控制。大统十七年三月庚戌(551年3月28日),元宝炬去世,虚岁四十五,四月庚辰(551年4月27日)葬于永陵,上谥曰文皇帝,史称西魏文帝。嫡长子皇太子元钦嗣位。
全后魏文·卷十三
帝讳宝炬。孝文帝之孙,京兆王愉之子。历安南将军、大鸿胪卿。永安末封南阳王,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太昌初进太尉,永熙中进太宰。以三年闰十二月即位,是为西魏,改元大统。在位十七年,谥曰文皇帝。
阳伯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中,累官户部员外郎。十八年,为左司郎中,驳张说谥文贞,以为不称。二十三年,为户部郎中。二十九年,为河南少尹。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伯成。开元时官尚书左司郎中河南少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2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欧阳观子。少贫,从母郑氏学。仁宗天圣八年进士。调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景祐间为馆阁校勘,作文为范仲淹辩,贬夷陵令。庆历中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赞助新政。新政失败,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扬、颍等州。召为翰林学士。嘉祐二年知贡举,倡古文,排抑“太学体”,文风大变。五年,擢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为皇,起濮议之争。神宗立,请出知亳、青、蔡三州。以反对王安石新法,坚请致仕。能诗词文各体,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后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俱受其称誉。亦擅史学,与宋祁等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集古录》、《六一词》等。
全宋诗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全宋文·卷六六三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孤力学,天圣八年第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初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以范仲淹谪降事致书责谏官高若讷,贬峡州夷陵令,移光化军乾德令。康定初召还复职,庆历间历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为河北都转运使。以支持「庆历新政」,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初召为翰林学士,修《唐书》。累擢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治平末,出知亳州。神宗立,徙知青州。议青苗法与王安石异,再徙蔡州。熙宁四年致仕归颍,明年卒于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尝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为一千卷,撰《新唐书》纪、志、表七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诗本义》十四卷,后人集其文为一百五十三卷。见吴充撰行状、韩琦撰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6—1554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崇一,号南野。王守仁弟子。嘉靖二年进士。授六安知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入为刑部员外郎,改编修,历南京国子监司业、礼部尚书。与徐阶、聂豹等并以宿学居显位。曾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论良知之学,赴者五千人,为一时盛会。有《欧阳南野先生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崇一,泰和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庄有南野集
维基
欧阳德(1496年—1554年),字崇一,号南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明朝心学家、江右王门学者,王守仁门人。欧阳德青年时在虔台从师王守仁,屡不应试。治《易经》,由县学增广生中式丙子科(1519年)江西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年二十八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十三名,第二甲第十一名进士。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长期讲学,有“南野门人半天下”之誉。六年(1527年)转任刑部员外郎,以学行改任编修,十一年迁南京国子司业、南尚宝司卿,三载后转太仆寺少卿,寻出为南京鸿胪寺卿。丁外艰归,二十五年以荐起,仍旧任,二十六年升任南京太常寺卿,寻召入掌国子监祭酒事,升礼部左侍郎,二十八年改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复命教习庶吉士。二十九年主礼部会试,同年夏丁母忧,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曾恳请嘉靖帝建皇储,认为裕王朱载忌不当出外藩。学务实践,不尚空虚。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与徐阶、聂豹、程文德等于京师灵济宫讲良知之学,赴会者五千人,其盛况为数百年所未有。他以宿学居显位,遇事持正,能引荐后进。晚年受知于嘉靖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卒,将获重用之时去世,年五十九。赠太子少保,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