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公山上鸣鹤
 
心胆闻风折
 
晋家风鹤
 
淮鹤
  
鸣鹤
 
相关人物
苻坚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奕子)谢玄〉~2082~
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而凉州之师始达咸阳,蜀汉顺流,幽并系至。先遣苻融、慕容炜、张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显等屯洛涧。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擒坚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石军距张蚝,小退。玄、琰仍进,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获坚乘舆云母车,仪服、器械、军资、珍宝山积,牛马驴骡骆驼十万馀。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赐钱百万,䌽千匹。

简释

风声鹤唳:指因兵败而惊惧。清黄景仁《寿阳》:“地经白马青丝后,山在风声鹤唳中。”

《國語辭典》:闻风(聞風)  拼音:wén fēng
听到风声或消息。如:「百货公司的赠奖活动才一展开,即有大批的会员闻风前来。」
《分类字锦》:闻风弹事(闻风弹事)
通典御史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其鞫案禁系则委之大理
分类:台谏
《國語辭典》:闻风而动(聞風而動)  拼音:wén fēng ér dòng
听到消息就马上行动。
《國語辭典》:闻风而起(聞風而起)  拼音:wén fēng ér qǐ
一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宋。文天祥〈何晞程名说〉:「百世之下居乎此者犹闻风而起,况去之二百年之近乎?」
分類:风声响应
《國語辭典》:闻风而逃(聞風而逃)  拼音:wén fēng ér táo
一听到风声,就马上逃跑。《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却说这班土匪,正在桐庐一带啸聚,虽是乌合之众,无奈官兵见了,不要说是打仗,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分類:风声逃跑
《漢語大詞典》:闻风而兴(聞風而興)
见“ 闻风而起 ”。
《國語辭典》:闻风而起(聞風而起)  拼音:wén fēng ér qǐ
一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宋。文天祥〈何晞程名说〉:「百世之下居乎此者犹闻风而起,况去之二百年之近乎?」
分類:风声响应
《漢語大詞典》:闻风而至(聞風而至)
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清 归庄 《〈玉山诗集〉序》:“然世之读是集者,知 玉山 之多才,安知无文人名士如 杨 张 辈者,闻风而至,唱和流连?”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前 清 的世故老人 纪晓岚 的笔记里有一段故事,一个人想自杀,各种鬼便闻风而至,求作替代。” 老舍 《四世同堂》九:“早一点下手,把牌子创开, 日本 人必闻风而至,咱们的 小羊圈 就成了文化中心!”
《漢語大詞典》:闻风破胆(聞風破膽)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唐 李德裕 《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后多作“闻风丧胆”。 秦牧 《长河浪花集·献上一个花环》:“讲到外国侵略者听到他的名字怎样闻风丧胆。”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弃尸累累。”
《國語辭典》:闻风丧胆(聞風喪膽)  拼音:wén fēng sàng dǎn
听到一点消息就吓破胆。形容极度恐惧。如:「宋朝岳飞带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使金人闻风丧胆。」
《漢語大詞典》:闻风破胆(聞風破膽)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唐 李德裕 《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后多作“闻风丧胆”。 秦牧 《长河浪花集·献上一个花环》:“讲到外国侵略者听到他的名字怎样闻风丧胆。”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弃尸累累。”
《國語辭典》:闻风响应(聞風響應)  拼音:wén fēng xiǎng yìng
听到风声,就开始附和、跟随。如:「保护动物团体提倡认养流浪狗运动,社会各界闻风响应。」
《國語辭典》:闻风远扬(聞風遠揚)  拼音:wén fēng yuǎn yáng
听到风声就远远的逃开。《歧路灯》第六五回:「赌博场中闹出事,只有个闻风远扬是高著。」
《漢語大詞典》:闻风远遁(聞風遠遁)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只説 蒙古 惧己威名,闻风远遁。”亦作“ 闻风远扬 ”。《歧路灯》第六五回:“赌博场中闹出事,只有个闻风远扬是高着。”
分類:风声
《分类字锦》:闻风自化(闻风自化)
唐书杨绾传绾俭约未尝问生事始辅政御史中丞崔宽本豪侈城南别墅池观堂皇为当时第一即日遣人毁之京兆尹黎干出入从驺驭百数省损才留十馀骑中书令郭子仪在邠州行营方大会除书至音乐散五之四它闻风靡然自化者不可胜纪
分类:俭约
《漢語大詞典》:闻风远遁(聞風遠遁)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只説 蒙古 惧己威名,闻风远遁。”亦作“ 闻风远扬 ”。《歧路灯》第六五回:“赌博场中闹出事,只有个闻风远扬是高着。”
分類:风声
《国语辞典》:闻风不动(闻风不动)  拼音:wén fēng bù dòng
不因外来事物的影响而做任何改变。如:「他闻风不动的在那儿站了两个小时。」
《國語辭典》:风声鹤唳(風聲鶴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东晋时秦主苻坚率众列阵肥水,谢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还击,秦兵大败,溃兵听到风声和鹤鸣,皆以为王师已至。典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形容极为惊慌疑惧。宋。李曾伯 醉蓬莱。问金城方略词:「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珍方好,贾蓉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得两府俱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也作「鹤唳风声」。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