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分类词汇(续上)
白虎门
霸城门
东直门
鼎路门
齐女门
神兽门
金牙门
灵星门
《漢語大詞典》:白虎门(白虎門)
汉 代 长安 宫门名。 唐 时因避 太祖 李虎 讳,改虎为“兽”,故又称 白兽门 。汉书·王莽传下:“三日庚戌,晨旦明,羣臣扶掖 莽 ,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 白虎门 , 和新公 王揖 奉车待门外。”
《漢語大詞典》:霸城门(霸城門)
汉 代 长安 城东城门名。汉书·王莽传中:“ 霸城门 灾,民间所谓 青门 也。”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按, 孙星衍 、 庄逵吉 校本谓“东出南头第三门曰 霸城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渭水 又东逕 长安 城北, 汉惠帝 元年筑,六年成,即 咸阳 也。 秦 离宫无城,故城之, 王莽 更名 常安 。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 宣平门 ……第三门本名 霸城门 。”亦省作“ 霸城 ”、“ 霸门 ”。 南朝 梁 徐防 《长安有狭邪行》:“君室近 霸城 ,易识復知名。”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青门瓜》:“ 汉 咸阳宫 第三门本名 霸门 ,民见门青色,遂名 青门 。”
《漢語大詞典》:东直门(東直門)
北京 内城东北城门名。 元 代为 大都 的 崇仁门 , 明 时更今名。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北京》:“都城九门,正南曰 正阳 ……东之北曰 东直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先一日, 顺天府 官员至 东直门 外一里春场迎春。”
《漢語大詞典》:鼎路门(鼎路門)
汉 长安 城门名。三辅黄图·汉长安故城:“ 长安 城南,出第二门曰 安门 ,亦曰 鼎路门 。北对武库, 王莽 更名曰 光礼门 。”亦省称“ 鼎路 ”。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託盐梅於异代, 鼎路 生光;寄舟楫於同时,泉涂改照。”
《漢語大詞典》:齐女门(齊女門)
亦作“ 齐门 ”。 城门名。古称 望齐门 ,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东北。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齐子 使女为质於 吴 , 吴王 因为太子 波 聘 齐 女。女少思 齐 ,日夜号泣,因乃为病。 闔閭 乃起北门,名曰 望齐门 ,令女往游其上。”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齐门 , 闔庐 伐 齐 ,大克,取 齐王 女为质子,为造 齐门 。” 清 吴伟业 《咏拙政园山茶花》:“ 齐女门 边战鼓声,入门便作将军垒。”
《漢語大詞典》:神兽门(神獸門)
即 神虎门 。 南朝 宋 建康 都城宫门名。 唐 避 高祖 之祖父 李虎 讳改作 神武门 。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孝武 入讨, 劭 ( 元劭 )疑 义恭 有异志,使入住尚书下省,分诸子并住 神兽门 外侍中下省。”
《漢語大詞典》:金牙门(金牙門)
古代 洛阳 城门名。太平御览卷一八三引《汉宫殿名》:“ 洛阳 有 泰夏门 …… 金牙门 、 不老门 。”
《漢語大詞典》:灵星门(靈星門)
旧时学宫前门名。 宋仁宗 天圣 六年,筑南郊坛置 灵星门 。至 理宗 景定 间,移用于圣庙。宋史·礼志二:“南郊坛制…… 仁宗 天圣 六年,始筑外壝,周以短垣,置 灵星门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学宫灵星门制:“州县学宫旧制,外门曰 灵星 。”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灵星门:“圣学 櫺星门 ,当作 灵星门 。”参阅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