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虎
即 神虎门 。 南朝 建康 皇宫西首宫门名。相传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门挂衣冠而上书辞禄。 宋 李纲 《与程给事书》:“愿挂冠 神虎 ,乞骸骨以归山林。”参见“ 神武挂冠 ”。
《漢語大詞典》:神武挂冠
南朝 梁 陶弘景 “家贫,求宰县不遂。 永明 十年,脱朝服挂 神武门 ,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故置吾兄於 箕山 吹瓢、 桐江 垂钓之间,而兄不受;置吾兄於 神武 挂冠、 华 顶高眠之间,而兄亦不受。”
《國語辭典》:虎威  拼音:hǔ wēi
形容武将勇猛威风的气概如同老虎般凶猛。《薛仁贵征辽事略》:「托总管虎威,某当效死。」《文明小史》第六回:「你瞧本府大人,今天头一天接印,就发这们一个虎威。」
《漢語大詞典》:胥门(胥門)
(1).城门名。即今 江苏省 苏州市 城西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胥门 外有九曲路, 闔庐 造以游 姑胥之臺 。”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卷上:“ 胥门 者, 子胥 居其旁,民以称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显圣》:“今闻我兵战败, 越 将入 吴 ,我且坐据 胥门 ,待其兵到。”
(2).复姓。 春秋 吴 有大夫 胥门巢 。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國語辭典》:开阳(開陽)  拼音:kāi yáng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六颗,在西方为大熊座ζ星。汉。张衡〈思玄赋〉:「据开阳而頫视兮,临旧乡之暗蔼。」《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琁,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
《國語辭典》:雉门(雉門)  拼音:zhì mén
1.古时天子宫殿的五门之一。《礼记。明堂位》:「天子皋门、雉门。」亦用以借喻皇统。《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天下多少大事,讲那皋门、雉门怎么?」
2.诸侯的宫门之一。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宗经》:「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
《漢語大詞典》:神武门(神武門)
古宫门名。即 南朝 时 建康 皇宫西首之 神虎门 。 唐 初因避 太祖 李虎 讳而改“虎”为“武”或“兽”。相传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门挂衣冠而上书辞禄。见南史·陶弘景传南史·梁纪下·敬帝:“﹝ 太平 元年﹞十一月,起 云龙 、 神武门 。”按,梁书作“神虎门”。宋书·傅亮传:“ 神武门 外,每旦车常数百两。”按,南史作“神兽门”。 宋 苏轼 《再送蒋颖叔》诗之二:“归来趁别 陶弘景 ,看挂衣冠 神武门 。” 北京 紫禁城 ( 故宫 )北门也叫“神武门”。
《漢語大詞典》:直城
汉 京都城门名。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西,出第二门曰 直城门 。《汉宫殿》疏曰:‘西出南头第二门也。亦曰故 龙楼门 。门上有铜龙,本名直门, 王莽 更曰 直道门 , 端路亭 。’”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延首 直城 西,花飞緑草齐。” 唐 皎然 《送严明府入关谒黎京兆》诗:“应思右内史,相见 直城 中。”
《漢語大詞典》:鼎门(鼎門)
(1).城门名。旧 洛阳 城东南有 鼎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郟 ,山名, 鄏 ,地邑也。十年定鼎为王之东都,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 鼎门 ,盖九鼎所从入也。”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蔼蔼 鼎门 外,澄澄 洛水 湾。” 唐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桂开客花名 郑袖 ,入 洛 闻香 鼎门 口。”
(2).城门名。旧 丹阳 郡门。《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驱车 鼎门 外,思见 昭丘 阳。” 张铣 注:“ 鼎门 , 丹阳 郡门也。”
(3).名门贵族。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鼎门疏照,穴岫翔辉。”
《漢語大詞典》:楚门(楚門)
(1).古城门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楚门 , 春申君 所造, 楚 人从之,故为 楚门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城犹国也,其一门名曰 楚门 ,一门曰 鱼门 。 吴 地以船为家,以鱼为食。”
(2).指 楚国 都门、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南徐州新安王》:“ 淹 幼乏乡曲之誉,长匱芹藻之德。岂宜炫璞 郑 氏,献凤 楚 门哉!”
《漢語大詞典》:阊阖门(閶闔門)
古宫门名。晋书·齐王冏传:“ 乂 叱左右促牵出, 冏 犹再顾,遂斩於 閶闔门 外。”魏书·孝静帝纪:“甲寅, 閶闔门 灾,龙见 并州 人家井中。”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 汉 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歛兵卫 閶闔门 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明 李东阳 《弘治庚戌三月十五日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 閶闔门 深紫殿春,先朝旧典一时新。”
《漢語大詞典》:春明门(春明門)
(1).古 长安 城门名。为城东三门之中门。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莫道两京非远别, 春明门 外即天涯。”新唐书·逆臣传·黄巢:“﹝ 黄巢 ﹞陷京师,入自 春明门 。”
(2).借指京城。 明 李东阳 《木斋先生将登舟以诗见寄次韵》之二:“极目 春明门 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奉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十:“ 春明门 外人来往,《秋水》篇中意有无。”
《漢語大詞典》:平门(平門)
(1). 汉 时都城 长安 城门之一。又称“便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南出第三门曰 西安门 ,北对 未央宫 ,一曰 便门 ,即 平门 也。”
(2).春秋时 吴国 城门名。在今 江苏省 吴县 。 吴王 阖闾 始筑城,四面八门,北面为 齐 平 二门。相传 伍子胥 伐 齐 ,曾率大军由此门出,故称 平门 。见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漢語大詞典》:金牙
(1).谓坚固的牙齿。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大有》:“金牙铁齿, 西王母 子。” 唐 李峤 《贺圣躬新牙生表》:“有四营,金牙为寿考之象;有六义,玉齿载神仙之謡。”
(2).指用金或金属镶嵌的假牙。 管桦 《小英雄雨来》:“鬼子把脸上的横丝肉堆起来,露出满口金牙。”
(3).古代 洛阳 城门名。骈雅·释宫:“ 大夏 、 閶闔 、 万春 、 长秋 、 金牙 、 鸿都 、 章臺 、 濯龙 , 洛阳 城门也。”
《國語辭典》:东华门(東華門)  拼音:dōng huá mén
泛称京城的东门。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今学士初拜,自东华门入,至左承天门下马待诏。」
《漢語大詞典》:弯埼(彎碕)
(1). 三国 吴 昭明宫 东门名。《文选·左思〈吴都赋〉》:“閽闥譎诡,异出奇名,左称 弯碕 ,右号 临硎 。” 李善 注:“ 弯碕 、 临硎 ,閽闥名也。 吴后主 起 昭明宫 於 太初 之东,开 弯碕 、 临硎 二门。 弯碕 ,宫东门; 临硎 ,宫西门。”
(2).弯曲的河岸。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元 钱岳 《讲经堂》诗:“潮打弯碕半欲摧,老禪称土筑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