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后汉书》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贾逵〉~234~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洛阳徙焉。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性恺悌,多智思,俶傥有大节。尤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诂五十一篇,永平中,上疏献之。显宗重其书,写藏秘馆。

简释

长头:喻博学之士。宋陆游《秋晚寓叹》:“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漢語大詞典》:长头(長頭)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漢語大詞典》:贾长头(賈長頭)
指 汉 贾逵 。 贾逵 ,字 景伯 , 扶风 平陵 (今 陕西 咸阳 西北)人。经学家,文学家。撰有《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等。幼时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其身甚长,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见《东观汉记·贾逵传》。 宋 文同 《贺陈基载重阳日》诗:“文酒寻常不厌求,坐中须得 贾长头 。”
《漢語大詞典》:长头儿(長頭兒)
特指 东汉 贾逵 。 宋 陆游 《晨兴》诗:“奇哉 长头儿 ,好勇不可当。安得数年健,与儿讲 虞 唐 ?”参见“ 长头 ”。
分類:贾逵
《漢語大詞典》:长头(長頭)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分类字锦》:长头促身(长头促身)
见鸾膺注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长头堎
在江西省南昌市
《国语辞典》:长头布(长头布)  拼音:cháng tóu bù
足匹的布,约八丈长。《西游记》第二五回:「不一时,裍绑停当,教把长头布取十疋来。」
《國語辭典》:延颈(延頸)  拼音:yán jǐng
伸长脖子远望。表示殷切盼望。《文选。曹操。苦寒行》:「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國語辭典》:延首  拼音:yán shǒu
伸长颈项盼望。《周书。卷一四。贺拔胜传》:「怀朔被围,旦夕沦陷,士女延首,企望官军。」三国魏。曹丕〈济川赋〉:「永号长吟,延首相望。」
《國語辭典》:引首  拼音:yǐn shǒu
1.伸头。《新五代史。卷三五。唐六臣传。苏循传》:「循父子皆自以附会梁得所托,旦夕引首,希见进用。」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神奇》:「祭之日,既酌酒,蛇乃自奁中引首吸之。」
2.说书人于开讲前用以引入正文的诗词或小故事。亦指小说前导出正文的开头部分。也作「引子」。
《國語辭典》:鬓角(鬢角)  拼音:bìn jiǎo
两鬓下垂的部位。如:「爸爸的鬓角都花白了。」也作「鬓脚」。
《國語辭典》:发际(髮際)  拼音:fǎ jì
发间。如:「她在发际插了一朵花。」
《漢語大詞典》:杼首
梭形的头,长头。古代以为长寿之相。《方言》第二:“ 燕 记曰:‘丰人杼首’杼首,长首也。”文选·左思〈魏都赋〉:“巷无杼首,里罕耆耋。” 吕延济 注:“言 吴 蜀 人蕞陋,人多不寿。”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 唐 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乡旄邦彦,华髮杼首。”
分類:长头长寿
《國語辭典》:延颈企踵(延頸企踵)  拼音:yán jǐng qì zhǒng
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向,喁喁如也。」也作「延颈举踵」。
《漢語大詞典》:攘袂引领(攘袂引領)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天下学士有志於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领,愿受指教,听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