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镇纸(鎮紙)  拼音:zhèn zhǐ
镇压纸张或书籍的文具。多用铜、铁、玉、石等制成。《水浒传》第二回:「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也称为「镇尺」、「书镇」。
《漢語大詞典》:玉镇纸(玉鎮紙)
玉制的压纸文具。《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壁下二犀皮桌相对,一放笔砚文房具……花笺数番,玉镇纸一枚。” 清 汪懋麟 《跋米元章墨迹后》:“上大喜,以马脑砚、 李廷珪 墨、牙管笔、金砚匣、玉镇纸、水滴赐之。”
分類:玉制文具
《國語辭典》:纸镇(紙鎮)  拼音:zhǐ zhèn
用来压平、镇住纸张的器物。如:「垫布、纸镇、笔床、笔搁等,亦为文房中必备的器物。」
分類:镇纸文具
《漢語大詞典》:重压纸(重壓紙)
即镇纸。用铜、铁或玉石等制成的压纸的文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放告》:“放告时,官坐捲棚,桌置墀砌上,安放重压纸一枚。”
《漢語大詞典》:昭文带(昭文帶)
压纸文具的一种。犹镇纸。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器具:“以紫檀、乌木为之,上用旧玉璏为纽,俗所称昭文带是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阅古·玉昭文带》:“昭文带,本名璏。説文:‘璏,剑鼻玉也,所以鼻剑者也。’今人谓之昭文带。”
分類:文具镇纸
《国语辞典》:仿圈  拼音:fǎng quān
写书法时所用的镇纸具,用铜或铁作成。
《漢語大詞典》:隔笔简(隔筆簡)
作书画时用以间隔行距、画线或镇纸的文具。说郛卷九三引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 太宗 ﹞又以柏为界尺,长数寸,谓之‘隔笔简’。每御製或飞宸翰,则用以镇所临之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