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钱面(钱面)
铁围山丛谈南俗尚鬼狄武襄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道旁有一大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遽为驻节而祷之因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且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諌止倘不如意恐沮师武襄不听万众方耸视已挥手倏一掷则百钱尽红矣于是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面钉帖之加诸青纱笼覆手自封焉曰伺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崙关败智高平邕管及师还如言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两字钱也
分类:钱面
《國語辭典》:榆荚(榆莢)  拼音:yú jiá
1.汉代钱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汉兴」二字。见《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
2.榆树在春季结成的果实。清。陈维崧〈定风波。蝴蝶成团榆荚飞〉词:「蝴蝶成团榆荚飞,轻狂恰称五铢衣。」
《國語辭典》:钱文(錢文)  拼音:qián wén
钱面上有文字,故称钱币为「钱文」。《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法钱不立,……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后多用为计算金钱的单位,如「钱若干文」。
《漢語大詞典》:松布
古刀布钱名。 战国 时 燕 地 松下 所铸。钱面上铸有松字,故称。
分類:钱面
《漢語大詞典》:瞎汉跳渠(瞎漢跳渠)
“看钱(前)面”的谐音隐语。意即看在钱面上。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姐姐,我瞎汉跳渠,则是看前面便了。”
分類:谐音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