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分钱
财帛
吐茹
官帑
入钱
布泉
帑庾
赀财
行钱
包占
军钱
财宝
净财
羡财
无赀
《国语辞典》:分钱(分钱)  拼音:fēn qián
共分钱财。《红楼梦》第五六回:「那不得管地的听了每年终又无故得分钱,也都喜欢了起来。」
《國語辭典》:财帛(財帛)  拼音:cái bó
金钱和布帛,泛指钱财。《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虽则同老爹是个旧邻居,却从来不曾通过财帛。」
《漢語大詞典》:吐茹
(1).吐刚茹柔。旧唐书·温造传:“然 造 之举奏,无所吐茹。朝廷有丧不以礼、配不以类者,悉劾之。”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八年:“ 祐 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 明 刘基 《郁离子·天道》:“抑天不能制物之命而听从其自善恶乎?将善者可欺,恶者可畏,而天亦有所吐茹乎?”参见“ 吐刚茹柔 ”。
(2).比喻为政的宽严。 唐 白居易 《崔咸可洛阳县令制》:“然宰大邑,如烹小鲜。人扰则疲,鱼扰则馁;宽猛吐茹,其鉴于兹。”
(3).比喻钱财的出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节色欲》:“是天也者,用地之物也;犹男为一家之主,司出纳吐茹之权者也。”
《國語辭典》:吐刚茹柔(吐剛茹柔)  拼音:tǔ gāng rú róu
硬的吐出来,软的就吞下。比喻畏强欺弱。参见「柔茹刚吐」条。《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前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不吐刚茹柔,举错时当。」
《漢語大詞典》:官帑
国库;国库里的钱财。 元 卢琦 《惠安道中》诗:“ 龙山 兵火后,百里总萧疎。官帑需新赋,公田索旧租。” 明 唐顺之 《建陈渡石桥记》:“其财取诸愿助之家,而不费官帑之一钱;其力取诸佣食之夫,而不劳公徭之一卒。”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回是拼命尊 孔 的政府和官僚先就动摇起来,用官帑大翻起洋鬼子的书籍来了。”
分類:国库钱财
《漢語大詞典》:入钱(入錢)
缴纳钱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汉 人入仕,有以貲为郎者, 司马相如 、 张释之 是也;有入钱入穀赏以官者, 卜式 、 黄霸 是也。”
分類:缴纳钱财
《漢語大詞典》:布泉
(1).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汉 郑玄 注:“布,泉(钱)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故以“布泉”泛指钱财、货财。 汉 陆贾 新语·本行:“散布泉以极耳目之好,以快淫邪之心,岂不谬哉!”
(2).古货币名。北史·周纪下·武帝:“更铸钱,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五銖并行。”说郛卷八四引《钱谱·古文钱》:“ 陈文帝 天嘉 二年,铸钱文曰布泉,一当百,与五銖并行。” 萧清 《中国古代货币史》第三章第二节:“出土的 莽 钱中,还发现有‘布泉’93枚。这种钱史书未载,但 洛阳 烧沟 汉 墓, 陕县 刘家渠 汉 墓等均有出土,而且在 西安 ,于1965年还曾征集到一个铜质‘布泉’范母,其文字的笔体均与‘货泉’类似,所以,它大概也是与‘货泉’年代相近的钱币。”
(3).瀑布。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布泉悬水,下注万仞,怒沫狂澜,乍起乍伏,澒洞汹涌,而观者竦然。”布,一本作“ 百 ”。
《漢語大詞典》:帑庾
(1).储藏钱财、粮食的仓库。旧唐书·裴玢传:“ 玢 敝衣糲食,不交权倖,帑庾咸实,郡邑以寧。”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兵戈洊起,帑庾多虚,凡列土疆,悉重征税。”
(2).指钱粮。 宋 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秦再雄》:“不增一兵,不费帑庾,而边境妥安。”
《漢語大詞典》:赀财(貲財)
钱财,财物。貲,通“ 资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每於驛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貲财巨万,家有綾机五百张。”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貲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分類:钱财财物
《國語辭典》:行钱(行錢)  拼音:xíng qián
1.杂役、佣人。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行钱,与我请将贤士来者。」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著行钱抬过那香卓来者。」
2.借高利贷。《明史。卷三○○。外戚传。张峦传》:「指挥司聪者,为延龄行钱,负其五百金。索之急,遂与天文生董昶子至谋讦祖前所首事,胁延龄贿。」
《国语辞典》:包占  拼音:bāo zhàn
用钱财包租占有。《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是外头包占人家姐妹,瞒著家里也罢了。」
《漢語大詞典》:军钱(軍錢)
军用的钱财。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 李克用 ﹞率蕃 汉 万人出 石岭关 ,过 太原 ,求发军钱。”
分類:军用钱财
《國語辭典》:财宝(財寶)  拼音:cái bǎo
钱财珍宝。《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刘祐传》:「时权贵子弟罢州郡还入京师者,每至界首,辄改易舆服,隐匿财宝,威行朝廷。」《宋书。卷九一。孝义传。徐耕传》:「旱之所弊,实钟贫民,温富之家,各有财宝。」
《漢語大詞典》:净财(浄財)
捐给寺庙的钱财。 清 龚自珍 《助刊〈圆觉经略疏〉愿文》:“佛弟子 仁和 龚自珍 同妻 山阴 何氏 敬捨浄财,助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成。”
分類:寺庙钱财
《國語辭典》:羡财(羨財)  拼音:xiàn cái
盈馀的钱财。《慎子。德威》:「以能受事,以事受利,若是者,上无羡赏,下无羡财。」《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楚独不取,以其羡财治廨舍数百间。」
分類:钱财
《國語辭典》:无赀(無貲)  拼音:wú zī
无量、无价。《北史。卷九○。艺术传下。李脩传》:「车马金帛,酬赉无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