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释迦三僧祇修行
【佛学大辞典】
(本生)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祇,还从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于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那尸弃佛至然灯佛为二阿僧祇,其中菩萨以七茎青莲华供养然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是时然灯佛便授记,汝当于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自然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若过三阿僧祇劫,则是时种三十二相业因缘。」俱舍论十八曰:「最初发心位所逢之佛,名释迦牟尼,从此供养七万五千佛,其最后之佛名宝髻(即上之罽那尸弃),是为第一祇劫满。从此供养七万六千佛,其最后之佛名然灯,是为第二祇劫满。从此供养七万七千佛,其最后之佛名胜观(即上之毗婆尸),是为第三祇劫满。」此外小乘为感三十二相说百劫之修行。【又】依优婆塞戒经一之说,则往昔于释迦牟尼佛所初发心,于宝顶佛所满第一阿僧祇劫,于然灯佛所满第二阿僧祇劫(此与上同),于迦叶佛所满第三阿僧祇劫,是大乘于三祇外不别立百劫,总摄之于第三祇劫。
释迦密教成佛
【佛学大辞典】
(本生)一切义成就菩萨,既依显教,经三无数劫修行,坐于色究竟天金刚座而證无上菩提,住于空观而作佛果圆满之思。然犹未见自心之本性,因是而遍空之诸佛来集,惊觉之使自禅定起,授五相之观门,使得五智圆满之佛果。见金刚顶经一。
释迦出家成道年时
【佛学大辞典】
(故事)有二说:中阿含经五十六,增一阿含经三十七,有部律杂事三十八,大般涅槃经,本行集经等,皆言二十九出家,苦行六年,三十五成道。修行本起经,瑞应本起经,六度集经等,则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其前说有历史可考,皆承认之。
释迦夹侍
【佛学大辞典】
(传说)文殊普贤二菩萨为二夹侍,或以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为四夹侍。此迦叶阿难之左右次第,依于臈之上下(印度俗法尚左)。普贤文殊之次第,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置于左,莲华部置于右,与通常之理智定慧左右分配异也。
释迦掩室
【佛学大辞典】
(杂语)肇论下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
释迦异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华严经十二曰:「文殊承佛力言: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中略)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各知见。」
释迦发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招唤而言。谓释迦自此土劝说往生弥陀之净土也。观经玄义分曰:「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释迦无师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止观一之一曰:「论曰:我行无师保。经云:受莂定光。」同辅行曰:「智度论第二云: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积一行得佛,自然增其道。增一第十五云:阿若等五人问师,佛师为是谁?佛答曰:我亦无师保,亦复无等侣。独等无过者,冷而无复温。那先经云:佛无道成道,自悟一切法。法华云:佛智无师智,次受莂等者如瑞应云。」下文会之曰:「然无师之与记莂,约事虽异,其理不二,在因必藉师保。果满称为独悟。」问最初之一佛有师否耶?答无师,唯依真如之妙薰而自发灵智也。
释迦如来成道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王勃撰。唐释道诚有注二卷。
释迦钵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表释迦如来持钵相之印相,置两手于脐间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
释迦多宝
【佛学大辞典】
(佛名)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也。多宝塔中并坐之二佛也。释迦坐右,多宝坐左。(参见:多宝塔)
释迦散华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散华)
释迦毗楞伽
【佛学大辞典】
(物名)梵音Sakra%bhilagna,宝珠名,译曰能胜。以此宝能胜一切世间之宝故也。观经妙宗钞二曰:「释迦毗楞伽此云能胜。」
释迦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旧云释提桓因。(参见:释提桓因)
释迦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狮子国人,译曰能友。见华严持验记。Sa%kyami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