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素十锦(素十錦)
杂取诸种蔬菜配合而成的一种素肴。《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和尚点的是麻菇汤、炒冬菇、素十锦、素麵。”
《國語辭典》:天年不齐(天年不齊)  拼音:tiān nián bù qí
流年不利。如:「哪怕是天年不齐,只要尽心尽力,还是会否极泰来的。」《水浒传》第八回:「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盐梅舟楫(鹽梅舟楫)
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喻指辅佐的贤臣。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
《漢語大詞典》:遥相呼应(遥相呼應)
亦作“遥呼相应”。 谓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 蒙古 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过道里的学生们,跟着喊起了爱国的口号,唱起了爱国的歌曲,和远远大门外学生们的摇旗呐喊的声音,遥相呼应。”
《漢語大詞典》:一搭一档(一搭一檔)
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周立波 《夏天的晚上》:“两个朋友一搭一档的,说了许多挖苦这首歌的话,实际上是挖苦因为这首歌而惹起了伤感的人们。” 蒋子龙 《一个女工程师的自述》:“他们俩在任何场合都是这么一唱一和,一搭一档,配合默契。”
《國語辭典》:相为表里(相為表裡)  拼音:xiāng wéi biǎo lǐ
外表和内里相互配合。指彼此两相应合。《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彧》:「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宋史。卷四○四。列传。徐邦宪》:「发仓粟以赈饿殍,及农时而复民业。如此则建储之义,正与息兵相为表里也。」
《漢語大詞典》:相得益章
谓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亦作“ 相得益彰 ”。 清 周亮工 《袁周合刻稿序》:“先生有得贤之誉,弟子获稽古之荣,发声扬烈,相得益彰。” 吴晗 《社会贤达考》:“从这一历史故实看,作官和作隐士并不冲突,而且相得益彰。”
《国语辞典》:匹配阻抗  拼音:pǐ pèi zǔ kàng
讯号传输过程中负载阻抗和信源内阻抗之间的特定配合关系。例如可使电路出现最大的能量交换的两电路间的阻抗匹配。
《国语辞典》:配天之美  拼音:pèi tiān zhī měi
美,福禄。配天之美指配合上天的福禄。《书经。洛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休」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公不敢不敬天之美,来相宅,其作周以配天之美。」
《国语辞典》:绿色消费(绿色消费)  拼音:lǜ sè xiāo fèi
一种将产品循环使用的消费观念。配合资源回收的实行,在消费者方面,力行少买、少消费、少污染的作法,即使在必须使用的物品上,也选择可回收再生、低污染、省能源的产品。如:「绿色消费观不仅是全球的消费趋势,也是环保工作者追求的首要目标。」
《国语辞典》:适中下怀(适中下怀)  拼音:shì zhòng xià huái
正巧配合自己的心意、看法。《文明小史》第四○回:「天民道:『有这般幸福,那个不愿?……我们为礼俗所拘,就有教育热心,也苦于无从发现。』说罢连连叹息,逢之更是适中下怀。」
《国语辞典》:太乙神针(太乙神针)  拼音:tài yǐ shén zhēn
一种艾捲疗法。以人参、肉桂、乳香、没药散、参三七、麝香等十数种药物配合成艾捲,治疗时点燃其一端,间隔数层布,按置于穴位上。适用于吐泻、痿痹等病症。
《国语辞典》:观光夜市(观光夜市)  拼音:guān guāng yè shì
由政府设计规划,并配合当地特色,来吸引游客的夜间市集。如饶河街观光夜市。
《国语辞典》:户口校正(户口校正)  拼音:hù kǒu jiào zhèng
由户政事务所派员,配合管区警员,逐户校对更正户籍登记上的各种错误或遗漏的事项。
《国语辞典》:花式溜冰  拼音:huā shì liū bīng
一种溜冰者配合音乐,在冰上溜出图案及舞蹈表演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