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销郁(銷鬱)
消沉郁结。新唐书·张九龄传:“圣化从此销鬱,繇不选亲人以成其敝也。”
《漢語大詞典》:余愤(餘憤)
(1).未消尽的愤激。 汉 孔融 《遗张紘书》:“无乃 李广 之气,仓髮益怒,乐一当单于,以尽餘愤乎?”《北齐书·王融传》:“若藉 巫 汉 之归师,骋士卒之餘愤,取 函谷 如反掌,陵关塞若摧枯。”
(2).谓无穷的郁结之气。 晋 陆机 《白云赋》:“盈八紘以餘愤,虽弥天其未泄。”
《漢語大詞典》:噎媢
谓妒意郁结于怀。 唐 韩愈 《曹成王碑》:“观察使噎媢不能出气,诬以过犯,御史助之,贬 潮州 刺史。”
分類:郁结
《漢語大詞典》:耿结(耿結)
谓凝聚心头的郁结。《捻军史料丛刊·陶风楼藏清咸同时名人手札·袁甲山致曾国藩》:“而十日无南路确音,究难遽紓耿结也。”
《漢語大詞典》:阏郁(閼鬱)
阻塞郁结。 明 唐顺之 《告病疏》:“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始自皮毛,转客臟胃,浸淫閼鬱,壅而不散。”
分類:阻塞郁结
《漢語大詞典》:厄纽(厄紐)
积聚郁结。史记·律书“大吕者。其於十二子为丑” 唐 张守节 正义:“案:此下闕文。或一本云‘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
分類:积聚郁结
《漢語大詞典》:冱涸(沍涸)
凝结。比喻忧思郁结。涸,通“ 沍 ”,寒气凝结。 唐 柳宗元《吊萇弘文》:“心沍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慄。”
《漢語大詞典》:腷塞
郁结不畅。 宋 苏舜钦 《送施秀才》诗:“开席揖之坐,意勤语腷塞。”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感中腷塞,动成长嘷,沥血布言,疎略不则。”
分類:郁结不畅
《漢語大詞典》:虫气(蟲氣)
中医病名。旧谓人体寄生虫可由寒湿气郁结化成,故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气宛篤不发,化为虫。臣 意 所以知 薄吾 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麤,而毛美奉髮,是虫气也。”
《漢語大詞典》:痞满(痞滿)
郁结懑闷。满,通“ 懑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麝:“麝脐香,疗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人参:“心下结硬,按之无,常觉痞满,多食则吐,气引前后,噫呃不除,由思虑鬱结,同橘皮去白丸服。”
分類:郁结
《國語辭典》:闷气(悶氣)  拼音:mèn qì
郁结在胸中的怨怒之气。《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只聂慕政一肚子的闷气,没有能发泄得出。」《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个东西实在可恶!然听说他武艺很高,手底下能开发五六十个人呢,我们这口闷气咽得下去吗?」
《漢語大詞典》:交愤(交憤)
郁结愤懑,积满愤恨。 汉 王粲 《登楼赋》:“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於胸臆。”
《漢語大詞典》:结胸(結胸)
(1).亦作“ 结匈 ”。古代传说中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结匈国 ﹞其为人结匈。” 郭璞 注:“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淮南子·墬形训》有“ 结胸 民”。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结胸国 有灭蒙鸟。”
(2).中医病症名。指邪气郁结于胸中的病症。《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结胸》:“按之满硬不痛痞,硬而满痛为结胸。大结从心至少腹,小结心下按方痛。”
《漢語大詞典》:蟉结(蟉結)
屈曲郁结貌。 清 曹寅 《栗花歌》:“鬱为千芝蟉结成楼臺,其上轮囷郁弗紫霞起。”
分類:屈曲郁结
《漢語大詞典》:惋结(惋結)
谓怅恨之情郁结于心。 宋 苏轼 《答王敏中书》:“更蒙下访,粗识仁人之用心也,欣慰之极。未缘面尽,临纸惋结。”
分類:怅恨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