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5分类词汇 5
《漢語大詞典》:偏诐(偏詖)
邪僻不正。南史·齐桂阳王铄传:“﹝ 萧鑠 ﹞性理偏詖,遇其赏兴,则诗酒连日,情有所废,则兄弟不通。” 宋 陆游 《跋蔡忠怀送将归赋》:“能力学进德,不为偏詖,则承家报国,皆在其中矣。” 清 钱谦益 《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误用其偏詖蒐琐之学术,足以杀天下。”
《漢語大詞典》:陂僻
邪僻不正。后汉书·张衡传:“行陂僻而获志兮,循法度而离殃。” 李贤 注:“陂,不正也。”
《漢語大詞典》:阿辟
邪僻不正。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漢語大詞典》:诐贼(詖賊)
邪僻不正。吕氏春秋·审分:“諂諛詖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姦矣。坚穷廉直忠敦之士毕竞劝骋騖矣。”
《漢語大詞典》:辟倚
邪僻不正。管子·法禁:“卑身襍处,隐行辟倚,侧入迎远,遁上而遁民者,圣王之禁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绩 曰:“辟倚,皆邪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