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避暑  拼音:bì shǔ
避开暑气。如:「盛夏酷热,他们一家人就搬到山上的别墅去避暑。」《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西游记》第一回:「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漢語大詞典》:避暑饮(避暑飲)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大驾都 许 ,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以“避暑饮”指酣饮。 元 龚玊 《郡楼》诗:“聊为避暑饮,更学御风游。”
分類:酣饮
《分类字锦》:违寒避暑(违寒避暑)
卢思道孤鸿赋违寒竞逐浮湘水宿避暑言归绝汉云飞
分类:鸿雁
《国语辞典》:浮瓜避暑  拼音:fú guā bì shǔ
暑日消暑的乐事。参见「浮瓜沉李」条。《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吴质浮瓜避暑,陂塘九夏为秋。」
分类:消暑乐事
《国语辞典》:避暑胜地(避暑胜地)  拼音:bì shǔ shèng dì
适合避开暑气的优美地方。如:「碧瑶是菲律宾有名的避暑胜地。」
《分类字锦》:避暑迎春
贾登上阳宫赋昔者向明南面十月游巡既其避暑亦以迎春
分类:
《漢語大詞典》:避暑山庄(避暑山莊)
即 热河 行宫。在 河北省 承德市 市区东北。始建于 康熙 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为 清 代皇帝的避暑行宫。周围环绕长达八公里的石砌宫墙。背山面湖,集 江 南园林之大成,有亭台楼阁,湖中洲、岛罗列,向有七十二景之胜。为著名古园林之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莲以夏开,惟 避暑山庄 之莲,至秋乃开。”清史稿·文宗纪:“丁丑,上驻蹕 避暑山庄 。”
《分类字锦》:避暑高楼(避暑高楼)
姚合 夏日登楼晚望诗 避暑高楼上,平芜望不穷。
分类:
《漢語大詞典》:清暑
(1).消除暑热;避暑。《文选·张衡〈西京赋〉》:“其远则 九嵕 甘泉 ,涸阴沍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 薛综 注:“帝或避暑於 甘泉宫 ,故云清暑。” 唐 卢纶 《天长久词》:“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 辽 主如 频蹕淀 清暑。”如:夏天吃西瓜可以清暑。
(2). 晋 宫殿名。晋书·孝武帝纪:“﹝ 太元 ﹞二十一年春正月,造 清暑殿 。”太平御览卷一七五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烈宗 起 清暑殿 。” 唐 李白 《怀古》诗:“别殿悲 清暑 ,芳园罢 乐游 。” 王琦 注引景定建康志:“ 清暑殿 在 台城 内, 晋孝武帝 建。殿前重楼复道通 华林园 ,爽塏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國語辭典》:消夏  拼音:xiāo xià
避暑。清。徐珂《清稗类钞。鉴赏类。某廉访赏钱伯声画》:「某年,钱以消夏无事,托戴名,作册页十二幅,装潢之,交陈仙海司马转鬻,索二十四金。」也作「消暑」、「销夏」。
分類:避暑
《國語辭典》:过夏(過夏)  拼音:guò xià
度过夏季。如:「他每年七月都到避暑胜地过夏。」
《國語辭典》:招凉(招涼)  拼音:zhāo liáng
1.招来凉风。《仪礼。既夕礼》:「燕器、杖、笠、翣」句下唐。贾公彦。疏:「杖者所以扶身,笠者所以禦暑,翣者所以招凉,而在燕居用之。」
2.招受凉气而发烧、感冒。如:「外头风大,小心招凉了!」也作「著凉」。
《國語辭典》:逭暑  拼音:huàn shǔ
避暑。《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后逭暑三阳宫,汔秋未还。」
分類:避暑
《漢語大詞典》:辟暑
避暑。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时上疾,辟暑 甘泉宫 ,独皇后、太子在。”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素馨:“以(素馨毬)挂复斗帐中,虽盛夏能除炎热,枕簟为之生凉。谚曰:‘檳榔辟寒,素馨辟暑。’”
分類:避暑
《漢語大詞典》:游暑(遊暑)
犹避暑。 汉 焦赣 《易林·大过之需》:“大树之子,百条共母,当夏六月,枝叶盛茂,鸞凤以庇, 召伯 游暑。” 明 杨慎 《丹铅杂录·易林》:“ 焦氏 《易林》……其云:‘大树之子…… 召伯 游暑。’游暑,避暑也,此即用诗·甘棠事。游暑,憩甘棠,古説如此。”
分類: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