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抗逆
违抗,抗拒。 唐 韩愈 《又与鄂州柳中丞书》:“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出死力以抗逆明詔。”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吾儕百姓非敢抗逆,但得某县 戴公 来,则吾等安矣。”《再生缘》第三十回:“ 皇甫亭山 无抗逆,三呼万岁谢天荣。”
分類:违抗抗拒
《漢語大詞典》:悖语(誖語)
违抗的言语。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后恚,有誖语。”
分類:违抗言语
《漢語大詞典》:矫上(矯上)
违抗上司。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大臣之患,常立二罪之间: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罪也;尽忠直之道,则必矫上拂下,罪也。”
分類:违抗上司
《漢語大詞典》:违干(違干)
违抗冒犯。《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凡是初次出来做官的人,没有经过风浪,见了上司下来的札子,上面写着什么违干、未便、定予严参等字样,一定要吓的慌做一团。”
分類:违抗冒犯
《漢語大詞典》:违玩(違玩)
违抗轻慢。 清 林则徐 《谕缴烟土未覆先行照案封舱稿》:“现在未据回稟,是其意存观望,殊属违玩,应即先行封舱。”
分類:违抗轻慢
《漢語大詞典》:违延(違延)
违抗拖延。《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八回:“圣旨已到,谁敢违延。”《“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仰各学生商民人等一体知照,迅速分别上课开市,毋再违延为要。”
分類:违抗拖延
《漢語大詞典》:忤嫚
亦作“ 忤慢 ”。 违抗怠慢。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木工於竪造之日,以木籤作厌胜之术,祸福如响, 江 南人最信之。其於工师不敢忤嫚……然余从来不信。”《封神演义》第五十回:“你等不守清规,敢行忤慢!尔师见吾且躬身稽首,你焉敢无状!”
分類:违抗怠慢
《国语辞典》:顺头顺脑(顺头顺脑)  拼音:shùn tóu shùn nǎo
迎合他人而不违抗。《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你以后顺头顺脑的,不要扭别,你凡事都顺从著,别要违悖了他的意旨。」
《国语辞典》:顺吾者生,逆吾者死(顺吾者生,逆吾者死)  拼音:shùn wú zhě shēng,nì wú zhě sǐ
顺从我的就能生存,违抗我的就会灭亡。《三国演义》第六○回:「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
《国语辞典》:一不拗众(一不拗众)  拼音:yī bù niù zhòng
一个人难以违抗众人的意见。如:「一不拗众,他只好接受下任理事的职位。」也作「一不扭众」。
《國語辭典》:犯上作乱(犯上作亂)  拼音:fàn shàng zuò luàn
对抗朝廷,冒犯尊长。明。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那黄得功一介武夫,还知报效,俺们倒肯犯上作乱不成。」
《漢語大詞典》:逆反心理
讨厌某种宣传、理论、规定而产生的一种违抗心理。 晓剑 《本市市长无房住》:“我可不是你们说的什么逆反心理,上面说好,我就骂大街。”《光明日报》1985.5.22:“他们更加把学习当苦差使,视成才为畏途,因而产生厌恶学习的逆反心理,个别的甚至破罐子破摔。”
《國語辭典》: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拼音:shùn wǒ zhě shēng,nì wǒ zhě sǐ
顺从我的就能生存,违逆我的就会灭亡。《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也作「顺我者吉,逆我者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漢語大詞典》:亢怫
悖逆,违抗。北史·周纪上:“我邦小大罔弗知,今其可亢怫于天道而不归有德歟!”
分類:悖逆违抗
《漢語大詞典》:狡抗
狡顽违抗。
分類: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