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82分类词汇 82
《國語辭典》:国民(國民)  拼音:guó mín
1.泛指全国的人民。《左传。昭公十三年》:「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
2.凡取得一国国籍的人民,就是该国的国民。如:「每位国民都享有一定的权利,也有应尽的义务。」
《國語辭典》:月氏  拼音:yuè zhī
国名。为西域古国。本居敦煌、祁连间,在今甘肃省中部西境及青海东境地,汉时为匈奴所破,西走,建都薄罗城,号「大月氏」。后渐强盛,在今印度河流域克什米尔、阿富汗及葱岭东西之地,其东留未去的,号「小月氏」,在今甘肃张掖及青海西宁等县地。也称为「大月氏」、「月支」。或读为ㄖㄡˋ ㄓ ròu zhī,ㄖㄨˋ ㄓ rù zhī。
《國語辭典》:过所(過所)  拼音:guò suǒ
古代度关所用的凭照。《唐律。卷八。卫禁》:「诸不应度关,而给过所,若冒名请过所而度者,各徒一年。」《资治通鉴。卷二八八。后汉纪三。隐帝乾佑二年》:「邠又奏:『行道往来者,皆给过所。』」
《國語辭典》:支那  拼音:zhī nà
中国。梵语cīna的音译。原见于汉译佛典,系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日本尚沿用之。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二。花严经》:「震旦国,或曰支那,亦云真丹,此翻为思惟,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计诈,故以为名,即今此汉国是也。」也译作「真丹」、「真旦」、「振旦」、「震旦」、「神丹」。
《國語辭典》:鼓板  拼音:gǔ bǎn
乐器名,打击乐器。为单皮鼓和檀板两种乐器的组合,二者皆为节拍乐器,为戏曲乐队的指挥乐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六朝兴废怕思量,鼓板轻轻放,沾泪说书儿女肠。」《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打鼓板才立到沿口,轻轻的打了一下鼓板,只见那贴旦装了一个红娘,一扭一捏,走上场来。」
《漢語大詞典》:龙伯国(龍伯國)
(1).古代传说中的大人国。列子·汤问:“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钓而连六鼇。”山海经·大荒东经“有 波谷山 者,有 大人之国 ” 晋 郭璞 注:“《河图玉版》曰:‘ 龙伯国 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是又 梁氏 所谓犹以千百之 僬侥国 人,与一二之 龙伯国 人抗,蔑有济也。”
(2).近代亦借指凶狠的 英国 帝国主义。 清 魏源 《秦淮镫船引》:“十丈长人 龙伯国 ,翻天復地喷波涛。”
《國語辭典》:一连(一連)  拼音:yī lián
1.连续不断。《三国演义》第九回:「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得。」《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一连在卢家住了七八天,同迟衡山谈些礼乐之事,甚是相合。」
2.连,为秤的量词。一连指一杆。《醒世姻缘传》卷五四:「他私定了一连前重后轻的秤,与外边买办的通同作弊。」
《漢語大詞典》:比世
近世;近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比世有人名暹,自称为‘纤’。”
《國語辭典》:逼勒  拼音:bī lè
逼迫,强迫。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这等一发可恶,明明是广放私债,逼勒卖女了。」《红楼梦》第六四回:「又使人将张华父子叫来,逼勒著与尤老娘写退婚书。」
《漢語大詞典》:长素(長素)
(1).长年素食。 茹志鹃 《关大妈》:“也从这时候起,她就吃了长素。”参见“ 长斋 ”、“ 长蔬 ”。
(2). 中国 近代维新派领袖 康有为 的号。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长素 亦知种族之必不可破,於是依违迁就以成其説。”
《漢語大詞典》:陈衍
(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后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诗为闽派代表作家之一,标榜“同光体”。著作有《石遗室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近代诗钞》等。
《國語辭典》:关税(關稅)  拼音:guān shuì
为保护本国产业,凡货物经过国境时,所课徵的租税。
《國語辭典》:欸乃曲  拼音:ǎi nǎi qǔ
1.诗名。唐元结所作。七言乐府。为元结在唐代宗大历初,任道州刺史,因军务到长沙。归途遇春水涨,船行困难,于是作欸乃曲五首,使舟人歌唱。内容描写沿途山水风光及作者心里的感触。
2.词牌名。因元结诗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3.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调正曲,句法与词同。
《國語辭典》:大馆(大館)  拼音:dà guǎn
警察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想了半天,还不见来,他便把两个皮包,送到大馆里去。」
《漢語大詞典》:挽世(輓世)
近代。 章炳麟 《訄书·方言》:“ 中国 之燕乐,輓世以南曲为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