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沆漭  拼音:hàng mǎng
水面宽广浩大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瀇瀁沆漭,错紾槃委。」
《漢語大詞典》:大莫
广漠,辽阔空旷。庄子·山木:“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於大莫之国。” 陆德明 释文:“莫,无也。” 王先谦 集解:“大莫犹广莫。”
《國語辭典》:廓廓  拼音:kuò kuò
安定的样子。《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众附兵彊,然后东向,指撝豪桀,天下廓廓无事矣。」
《漢語大詞典》:辽廓(遼廓)
(1).辽阔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於辽廓,而觉於寂漠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周翰 注:“辽廓,广远也。” 吴组缃 《山洪》十一:“使这辽廓的河边显得热闹,另一方面又似乎衬托得更加荒凉。”
(2).犹辽远。 唐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 清 黄景仁 《沁园春·送安桂浦之广平》词:“此去 关河 ,大都辽廓,匹马嘶风度浊 漳 。”参见“ 辽远 ”。
(3).犹久远。 唐 孙樵 《龙多山录》:“传闻丹成而蜕,驾鹤腾天,一去辽廓,千载寂寞。” 清 方文 《枞川苦雨柬李仲山孙子谷》诗:“屈指贫交三五人,经旬阻雨亦辽廓。”
《國語辭典》:辽远(遼遠)  拼音:liáo yuǎn
遥远。《左传。襄公八年》:「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漢語大詞典》:宏阔(宏闊)
(1).宏伟辽阔。 宋 苏辙 《礼论》:“天下之礼,宏阔而难言,自非圣人,而何以处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陈后主 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气象宏阔,辞语精确,为 子美 五言句法之祖。”
(2).又为宽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普定 城垣峻整,街衢宏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自此入 长湖 ,湖面宏阔。”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想象 秦淮河 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
《漢語大詞典》:辽夐(遼敻)
(1).遥远。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 江 途辽夐,家无指信。” 前蜀 杜光庭 《宣进天竺僧二十韵诗表》:“ 天竺 辽夐,跋涉辛勤。”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万国駢罗,俱在照临之内;八紘辽夐,咸居覆载之间。”
(2).辽阔宽广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远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辽夐,不可具状。”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浚发自蔡党,高步出辽夐。”
(3).久远。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吹簫事辽夐,仙跡难寻求。”
《漢語大詞典》:雄郡
地势险要,辖境辽阔,人阜物丰的大郡。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 湓城 古雄郡,横 江 千里驰。”
《漢語大詞典》:澄廓
(1).清明辽阔。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既而氛昏夜歌,景物澄廓。”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阴云四霽,万里澄廓。”
(2).犹言澄清,明辨。 唐 颜师古 《为留守群官谢恩诏表》:“悠悠千载,莫能澄廓。”
《國語辭典》:辽落(遼落)  拼音:liáo luò
1.稀疏萧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2.相差很多。《文选。任彦升。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在魏则毛玠公方,居晋则山涛识量,以臣况之,一何辽落。」
3.辽远空旷的样子。如:「这片草原好辽落。」
《漢語大詞典》:渺漭
水势辽阔貌。 元 方回 《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旷平初渺漭,屈曲渐深幽。”
分類:水势辽阔
《國語辭典》:呀豁  拼音:xiā huò
1.张口空洞的样子。唐。韩愈〈赠刘师服〉诗:「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
2.空旷辽阔的样子。唐。高适〈东征赋〉:「眺睢源之呀豁,倚楚关之雄壮。」宋。孔平仲〈天门山〉诗:「清晨放舟出,回首见呀豁。」
3.敞开。清。黄景仁〈道中偶成〉诗:「万家晓梦犹未醒,带黑城门半呀豁。」
《漢語大詞典》:眇莽
(1).模糊不明貌。 汉 桓驎 《西王母传》:“神玄奥於眇莽之中。” 宋 范成大 《古风上知府秘书》之一:“俯视旧篱落,眇莽如积苏。”
(2).辽阔貌。 宋 苏辙 《张恕寺丞益斋》诗:“汪洋畜江河,眇莽包林藪。”
《漢語大詞典》:辽旷(遼曠)
辽阔广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昔 燕 齐 辽旷,分置 营州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 清 黄景仁 《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诗:“一里得高臺,于此足辽旷。” 许杰 《惨雾》:“我觉得在这样黑夜的道途上,周围是非常辽旷的,前途是非常空虚的。”
分類:辽阔广大
《國語辭典》:圹埌(壙埌)  拼音:kuàng làng
1.原野广阔辽远。《庄子。应帝王》:「以处圹埌之野。」
2.坟墓。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七。正法华经》:「冢埌:『《通俗文》:邱冢谓之圹埌。』」
《漢語大詞典》:长汉(長漢)
(1).长长的银河。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轥天衢而徒步,轢长汉而飞空。”亦借指辽阔的天空。 唐 虞世南 《奉和咏日午》:“高天浄秋色,长汉转曦车。” 唐 杨炯 《盂兰盆赋》:“三光壮观,若合璧连珠,耿耀于长汉。”
(2).身材高大的男子。《水浒传》第二三回:“酒家道:‘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