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挑达(挑達)
亦作“ 挑闥 ”。亦作“ 挑挞 ”。
(1).往来相见貌。诗·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闕兮。” 毛 传:“挑达,往来相见貌。”太平御览卷四八九引作“挑兮挞兮”。一说轻薄放恣貌。 朱熹 集传:“挑,轻儇跳跃之貌。达,放恣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蒋子文 者, 广陵 人也,嗜酒好色,挑挞无度。” 明 唐顺之 《〈福建乡试录〉后序》:“及 周 之衰,则 溱 洧 之郊密邇王畿,且学校堕坏,士人挑闥而缺於礼。”《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却説那 狄希陈 的为人,也刁钻古怪的异样,顽皮挑达的倍常。”
(2).引申为自由自在,放纵不羁。 唐 王维 《赠吴官》诗:“不如儂家任挑达,草屩捞虾 富春渚 。” 宋 梅尧臣 《朝》之二:“是非不道任挑挞,唯忆当时 阮步兵 。”
《國語辭典》:脆薄  拼音:cuì bó
1.轻薄、不淳厚。《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许荆传》:「郡滨南州,风俗脆薄,不识学义。」
2.薄弱、不坚固。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缚戎人〉:「阴森神庙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漢語大詞典》:浮淫
(1).划船游乐。韩非子·说疑:“﹝ 赵敬侯 ﹞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觴。” 陈奇猷 集释:“淫,借为游……浮游,盖谓荡舟为乐。”
(2).谓轻薄淫佚。史记·平準书:“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义庆 ﹞受任歷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至费损。”
(3).指轻薄淫佚之徒。 明 张居正 《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然多者不过数万,少者仅万餘,亦不必取盈焉,要在摧抑浮淫,驱之南亩。”
(4).虚浮。 汉 王充 论衡·刺孟:“云‘五百岁必有王者’,谁所言乎?论不实事考验,信浮淫之语。” 清 戴名世 《程偕柳〈淮南游草〉序》:“今之人举所为本与情者而无之,相与为浮淫靡丽之作而以为工,而作诗之旨失之远矣。”
《漢語大詞典》:狂浪
(1).汹涌的浪涛。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当我们跟狂浪搏斗时……我们的 波兰 政委 马茹尔 经常这样鼓励我们。”
(2).轻薄放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女睨窗而笑曰:‘何物书迂,蓿盘甫彻,乃便窥人家闺秀邪?’ 仲芬 应声曰:‘萤蝶苟无花香勾引,狂浪何为哉?’”
《漢語大詞典》:宫纱(宫紗)
平纹丝织品。轻薄而透明,多染成鲜艳的色泽。适于作窗帘和糊制宫灯、折扇等。 宋 蒋捷 《小重山》词:“银红裙襇皱宫纱,风前坐,閒鬭鬱金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这封书不是笺纹,摺宫纱夹在斑筠。”
《漢語大詞典》:浮语(浮語)
(1).不实在的话;没有根据的话。《后汉书·隗嚣传》:“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岁,厌浮语虚辞。”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臺官 蒋之奇 以浮语弹奏 欧阳公 , 英宗 不听。” 宋 叶适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上意解,浮语浸息。”
(2).轻薄话。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 贾王 以为可动,復相间试以浮语。”
《漢語大詞典》:险躁(險躁)
轻薄浮躁。韩非子·有度:“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姦邪无所依。”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严复 《救亡决论》:“于是慆慢之餘,又加之以险躁。”
分類:轻薄浮躁
《漢語大詞典》:不恌
同“不佻”。 不苟且轻薄。恌,同“ 佻 ”。《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 高亨 注:“恌,与‘佻’同。尔雅·释言:‘佻,偷也。’”
《漢語大詞典》:凡薄
(1).平庸轻薄。亦指平庸轻薄的人。魏书·阉官传·抱嶷:“ 老寿 凡薄,酒色肆情。”《魏书·李彪传》:“如此,足以敦厉凡薄,使人知有所耻矣。”
(2).平庸浅薄。 唐 崔融 《为温给事请致仕归侍表》:“臣以凡薄,幸承基荫,一霑官侣,三十餘年。”
《漢語大詞典》:靡薄
(1).谓人心不古,风俗浇薄。汉书·董仲舒传:“愍世俗之靡薄,悼王道之不昭。” 颜师古 注:“靡,散也;薄,轻也。” 汉 王充 论衡·非韩:“以为世衰事变,民心靡薄,故作法术,专意於刑也。”
(2).侈靡轻薄。 明 文徵明 《正始堂记》:“然而人繁物阜,浸入靡薄,惧不可以训,乃作 正始 之堂,所以示肃中闺,而式于百度也。”
《國語辭典》:儇子  拼音:xuān zǐ
聪明而轻薄的人。《荀子。非相》:「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
分類:轻薄男子
《漢語大詞典》:绡绮(綃綺)
泛指有花纹的轻薄丝织物。西京杂记卷四:“綃綺为席,犀璩为镇。”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侍婢艷倾城,綃綺轻雾霏。”
《漢語大詞典》:绡纨(綃紈)
泛指轻薄的丝织物。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僧 择仁 ﹞每醉挥墨於綃紈粉堵之上,醒乃添补。”
《漢語大詞典》:媟语(媟語)
轻薄或淫秽的言词。 唐 杜牧 《李府君墓志铭》:“尝痛自 元和 已来有 元 白 诗者……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而其中多少媟语,我以为亦可删,这宗 明 人积习,此刻已无须毕备。”
《国语辞典》:薄贱(薄贱)  拼音:bó jiàn
轻薄卑贱。有奚落、瞧不起人的意思。《太平御览。卷七七九。奉使部三。奉使下》:「齐使淳于髡聘楚。髡为人形貌短小,楚王薄贱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口里唱个𠻗嗹啰啰嗹,把小二便来薄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