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辇毂下(輦轂下)  拼音:niǎn gǔ xià
天子车驾附近,指京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馀年矣。」唐。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虽在万里之外,岭海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间,辇毂之下。」也称为「辇下」。
《國語辭典》:地舆(地輿)  拼音:dì yú
1.大地。语本《淮南子。原道》:「以地为舆。」唐。熊曜〈琅琊台观日赋〉:「倾地舆而通水府,吸天盖而骇长鲸。」
2.地理。《红楼梦》第一回:「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閒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漢語大詞典》:辇辂(輦輅)
(1).皇帝的车舆。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进迫遮迾,却属輦輅。”《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食宿不离於殿庭,行坐常随於輦輅。”宋史·职官志四:“国有大礼,供其輦輅、属车,前期戒有司教閲象马。”
(2).借指皇帝。旧唐书·肃宗纪赞:“犬羊犯顺,輦輅播迁。”
分類:车舆帝王
《漢語大詞典》:银轮(銀輪)
(1).代指银饰之车舆。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银轮随宝马,玉沼见金龟。”
(2).比喻圆月。 唐 姚合 《对月》诗:“银轮玉兔向东流,莹浄三更正好游。” 前蜀 贯休 《长安道》诗:“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闕,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贺上台甲秋》:“伏以银轮初满,秋光藻耀于朱门。”
分類:圆月车舆
《漢語大詞典》:舆盖(輿蓋)
车舆与车盖。亦代指车。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方圆作其舆盖,日月为其扃牖。”宋史·后妃传下·神宗钦成朱皇后:“於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 明 姚士磷 《见只编》卷上:“此后自开府两侍御,皆陈兵出入,舆盖前后,兵仗錚錚,照耀人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建筑》:“南方通衢镇市,亦有舆盖往来。”
《漢語大詞典》:附舆(附輿)
扶着车舆。指驾车。附,通“ 拊 ”。《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王良 执靶, 韩哀 附舆,纵骋驰騖,忽如影靡。” 李善 注引世本:“ 韩哀侯 作御也。”
分類:车舆驾车
《漢語大詞典》:金轩(金軒)
装饰华贵的车舆。 晋 郭璞 《南郊赋》:“升金轩,抚太僕,扬六鸞,齐八騄。”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粲貂冕於金轩,藻龟章於玉署。” 宋 王应麟 玉海·礼仪·册礼:“公主册螭綬、龟章、玉佩、金轩。”
《漢語大詞典》:赤油
指用红油涂过的布帛。古代常用以装饰器仗或车舆等,以示尊贵。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殳,前驱之器也,以木为之。后世……以赤油韜之。”晋书·舆服志:“﹝天子法车﹞以赤油,广八寸,长三尺,注地,繫两轴头,谓之飞軨。”隋书·礼仪志五:“采女、皇女、诸王嗣子、侯夫人,皆乘赤油搨幢车。” 宋 苏轼 《择胜亭铭》:“赤油仰承,青幄四张。” 宋 苏辙 《旦起理发》诗:“近闻西边将,袒裼拥马鬃。归来建赤油,不復儕伍同。”
《漢語大詞典》:金驾(金駕)
皇帝的车舆。《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楼观眺丰頴,金驾映松山。” 李善 注:“金驾,金輅也。” 南朝 梁 江淹 《祀先农迎神升歌》:“羽鑾既动,金驾时游。” 唐 王维 《上张令公》诗:“伏奏回金驾,横经重石渠。”
分類:车舆帝王
《漢語大詞典》:车器(車器)
(1).车辆。管子·形势解:“ 奚仲 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鉤绳。”
(2).车舆和器物。史记·李斯列传:“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
《國語辭典》:车仗(車仗)  拼音:chē zhàng
车辆和担仗。亦指行李、货物。《三国演义》第三○回:「绍急渡河,尽弃图书车仗金帛,止引随行八百馀骑而去。」
分類:车舆兵仗
《漢語大詞典》:车衣(車衣)
遮盖在车舆上的帷幔。 唐 温庭筠 《禁火日》诗:“马轡轻衔雪,车衣弱向风。”
《漢語大詞典》:辇御(輦御)
皇帝的车舆。 清 顾炎武 《王太监墓》诗:“地切山陵閟,魂扶輦御恭。”
分類:车舆帝王
《漢語大詞典》:显庆辂(顯慶輅)
宋 代皇帝郊祀时所乘车舆。自 唐 显庆 中传之,故称。宋史·舆服志一:“玉輅,自 唐 显庆 中传之,至 宋 曰显庆輅,亲郊则乘之。”
《漢語大詞典》:舆舆(輿輿)
亦作“轝舆”。 即车舆。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赵仲让:“不乘轝舆,径至 高唐 。”参见“ 车舆 ”。
分類:车舆
《國語辭典》:车舆(車輿)  拼音:chē yú
车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乃具车舆,列幡盖,惟谦躬为控马,既至祠所,盛设供帐,系折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