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踏 → 蹋踏”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踏竿
踏跷。 清 沈起凤 《谐铎·雉媒》:“今日天气晴佳,盍一作踏竿之戏。”参见“ 踏蹺 ”。
分類:踏跷
《國語辭典》:踏跷(踏蹺)  拼音:tà qiāo
一种民俗技艺表演。表演者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的表演。参见「踏高蹻」条。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舞队》:「鼓板、踏跷、扑旗。」也作「踏高跷」、「踏高蹻」、「踩高蹻」。
《漢語大詞典》:踏橇
犹踏跷。 明 徐渭 《为杭人题画》诗之二:“一处飞槌一踏橇,锣声鼓韵走儿曹。”自注:“右打流星槌及踏高橇者。”
分類:踏跷
《漢語大詞典》:踏蹻
犹踏跷。文献通考·乐二十:“ 宋 朝杂乐百戏有踏毬、蹵毬、踏蹻。”
分類:踏跷
《漢語大詞典》:踏鞒
犹踏跷。 元 高安道 《哨遍·嗓淡行院》套曲:“踏鞽的险不桩的头破,翻跳的争些儿跌的迸流。”
分類:踏跷
《漢語大詞典》:踏撬
犹踏跷。 明 汤式 《庆东原·田家乐》曲之三:“东疃沽新酿,西村邀故交,麦场上醉倒呵呵笑,衅都摔腰,王留上标,伴哥踏撬。人説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分類:踏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