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接踵  拼音:jiē zhǒng
后面的人的脚尖与前面的人的脚后跟相接续。形容相继不绝。《三国演义》第九三回:「黄巾之后,董卓、催、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漢語大詞典》:踵顶(踵頂)
“摩顶放踵”之省。 谓从足跟到头顶都磨伤了,形容不畏劳苦,不顾身体。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别集·越娘记》:“ 越娘 歛躬曰:‘郎之大恩,踵顶何报?’”
《漢語大詞典》:兔啮(兔齧)
(1).兔子咬过的草。《淮南子·说林训》:“兔啮为螚。” 高诱 注:“兔所啮草,灵在其心中,化为螚,一説,兔啮,虫名。”
(2).病名。足跟部的痈疽。其状如为兔所啮,故名。灵枢经·痈疽:“发於脛,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国语辞典》:筋膜炎  拼音:jīn mò yán
病名。常发生于足部,由位于足底靠近足跟处的肌鞘发炎而引起。常会造成站立或走路时足跟剧痛,且从足底向前蔓延,经常是只有单侧脚有此现象。发病原因不明,通常与肥胖、鞋不合脚,或站立太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