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来龙(來龍)  拼音:lái lóng
术数用语。堪舆家称连绵起伏的山脉地形为「龙」,来龙为龙头的所在,即山脉起伏的中心地。地处来龙,就会吉祥顺利、兴旺发达。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朱文公尝与客谈世俗风水之说,因曰:『翼州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
《國語辭典》:駊騀  拼音:pǒ ě
1.高大的样子。《文选。扬雄。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沟嵚岩而为谷。」
2.形容心神荡漾。唐。韩偓〈多情〉诗:「酒荡襟懹微駊騀,春牵情绪更融怡。」
《國語辭典》:涨落(漲落)  拼音:zhǎng luò
1.水位的升降。
2.物价的高低。也作「涨跌」。
《漢語大詞典》:蛇势(蛇勢)
形容弯曲起伏之状。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蛇势縈山合,鸿联度岭迟。” 宋 阎苑 《述贤亭赋》:“虽云蛇势,实曰龙驤。”
分類:弯曲起伏
《漢語大詞典》:屈伏
(1).屈服;屈身事人。晋书·刘曜载记:“为之拜者,屈伏於人也。” 清 唐甄 潜书·善游:“刚直之臣,不能匡君,耻於屈伏,乃不避杖夹斩磔之刑,以与天子争胜。”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伟大的人便能以后谢的精神力量统御早衰的肉体官能,决不向老衰屈伏。”
(2).犹潜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 孟进 《冀察热进军漫记》:“敌人益发不敢动了,屈伏在山底下散开了。”
(3).曲折起伏。 唐 李白 《宿虾湖》诗:“明晨 大楼 去,冈陇多屈伏。”
《漢語大詞典》:岩崿(巖崿)
亦作“岩崿”。亦作“嵒崿”。
(1).山势不齐貌。文选·郭璞〈江赋〉:“厓隒为之泐嵃,碕岭为之嵒崿。” 吕延济 注:“泐嵃、嵒崿皆坎穴,言水急激之所为也。”《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临川〉》:“嵒崿转奇秀,岑崟还相蔽。” 张铣 注:“嵒崿、岑崟,并山势不齐貌。”
(2).起伏的山峦。 唐 章八元 《天台道中示同行》诗:“八重巖崿迭晴空,九色烟霞绕洞宫。” 宋 苏辙 《〈题李公麟山庄图诗〉序》:“自西至东凡数里,巖崿隐见,泉源相属。”
《漢語大詞典》:波靡
波及,扩散。 梁启超 《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动所波靡之面积百倍於彼。” 黄远庸 《铸党论》:“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
分類:波及扩散
《國語辭典》:心潮  拼音:xīn cháo
心情像浪潮般地起伏。如:「他最近事事不顺,心潮起伏不定。」
《國語辭典》:齾齾  拼音:yà yà
参差起伏的样子。宋。苏轼〈九日黄楼作〉诗:「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宋。刘克庄〈筑城行〉:「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分類:参差起伏
《漢語大詞典》:蟠郁(蟠鬱)
(1).盘曲郁结。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书》:“ 河 汾 蟠鬱之气,宜继有人。”
(2).盘曲起伏。 清 方东树 《〈刘悌堂诗集〉序》:“ 楚 地尽 江 淮 间,自 蘄 黄 以东,迤北讫 寿春 ,其山脉起伏蟠鬱千餘里,舒广雄远,自古以来,多产贤豪英杰异士。”
《漢語大詞典》:渊沦(淵淪)
(1).潭中微波。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杂若碎渊沦,高如破轇轕。”
(2).比喻文章气势的屈折起伏。 明 李东阳 《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公之文章,演迤渊沦。”
(3).埋没,沉沦。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学正逢时,承华清尘,三 杨 云翔,己独渊沦。”
《漢語大詞典》:层涛(層濤)
(1).起伏的波浪。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及秋水方至,层涛架山,各廵封隩,来賚王言。” 元 谢宗可 《海蛰》诗:“层涛拥沫缀虾行,水母含秋孕地灵。”
(2).形容松竹摇曳貌。 元 袁桷 《题文与可风雨墨竹》诗:“高斋夜气寂,定回起层涛。”
《漢語大詞典》:容曳
(1).迟疑不定貌。 唐 王勃 《七夕赋》:“悲侵玉履,念起金鈿。儼归装而容曳,整还盖而迁延。”
(2).宽松舒展貌。 唐 李邕 《石赋》:“降神女之徜徉,拂仙衣之容曳。”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古之嬪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古之臺阁竦峙,古之服饰容曳。故古画非独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
(3).起伏行进貌。 唐 谢偃 《明河赋》:“岁入三秋,势直千里,度龙驾而容曳,构鹊桥而迤邐。”
《漢語大詞典》:回伏(迴伏)
迂回起伏。《文明小史》第一回:“只因这个地方山多於水,四面冈峦迴伏,佳气葱蘢。”
分類:迂回起伏
《国语辞典》:波高  拼音:bō gāo
在上下起伏的波动中,波峰和相邻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振幅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