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颓坏(頹壞)  拼音:tuí huài
倾倒败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寺僧就陪著登阁上观看,徽商看见阁已颓坏,问道:『如此好风景,如何此阁颓坏至此?』」
《漢語大詞典》:弊俗
(1).鄙陋的习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宜正色矫而呵之,何谓同其波流,长此弊俗哉!”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 英伦 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
(2).指不良的习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刺史 赵元楷 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餘头,鱼数百头以馈贵戚。上数之曰:‘……卿所为乃亡 隋 之弊俗也。’”
(3).指风气败坏的社会。陈书·何之元传:“﹝ 梁高祖 ﹞生自布衣,长於弊俗,知风教之臧否,识民黎之情伪。” 宋 秦观 《医者》诗:“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
《漢語大詞典》:败名(敗名)
败坏名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姜 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后汉书·郭太传:“ 史叔宾 者, 陈留 人也,少有盛名。 林宗 见而告人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后果以论议阿枉败名云。”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我们父子两代,为国为民尽忠尽孝,此心此志,誓与天地日月长垂永远,决不愿见子孙败名缺德。”
分類:败坏名声
《漢語大詞典》:自沮
(1).自感灰心。 宋 陈亮 《进〈中兴五论〉札子》:“既已疑矣,安能察其言而明其心,此臣之所大惧而卒以自沮也。”
(2).自行败坏;自毁。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虽微 章得象 、 陈执中 以排沮其事,亦安得而不自沮哉?”
(3).自碍;自阻。 明 宋濂 《〈吴潍州文集〉序》:“ 德基 尚勖之,毋徒泥 子西 之言而自沮也。”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夫不明古乐,终不能研究古礼, 国藩 之私憾也;郊庙祭仪及军礼等,残闕无徵,千古之公憾也。是皆用以自沮而不达者也。”
《國語辭典》:乱纪(亂紀)  拼音:luàn jì
1.乱世。《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
2.违反或破坏法纪。《礼记。礼运》:「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漢語大詞典》:败度(敗度)
败坏法度。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 孔 传:“言己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以召罪於其身。”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念异货之败度,则寡欲,而人著诚矣。”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无穷》:“况周天下之人,而欲人而衣之食之而教之,求其无一人之不食不衣,而不至于败度而斁伦者,圣人果可以自必耶?”
分類:败坏法度
《國語辭典》:蠹政  拼音:dù zhèng
暴政,害民之政。《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高级汉语词典》:淫乱
淫荡乱纪
分类:淫乱
《漢語大詞典》:择行(擇行)
败坏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为。择,通“ 殬 ”。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太原周党》:“身无择行,口无择言,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北齐书·许惇传:“子 文纪 , 武平 末度支郎中。 文纪 弟 文经 ,勤学方雅,身无择行,口无戏言。”
《漢語大詞典》:崩颓(崩頽)
(1).倒塌毁坏。 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狱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元典章·户部八·河伯》:“雨復霖霈,塘路衝陨,园岸崩頽,稻秧浸烂。”《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况 岐山 王业所基,一旦崩頽,事非小故。” 郭沫若 《陶行知挽歌》:“真是天变地异呀,又崩颓了一座 泰山 。”
(2).败坏衰落。《〈孝经注疏〉序》:“适值 周 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僭乱,礼乐崩頽。” 清 顾炎武 《骊山行》:“一朝大运合崩頽,三宫九市横豺虎。” 李大钊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大家族制度既入了崩颓粉碎的运命,孔子主义也不能不跟着崩溃粉碎了。”
《漢語大詞典》:隳紊
败坏紊乱。隋书·经籍志一:“ 周 室道衰,纪纲散乱,国异政,家殊俗,褒贬失实,隳紊旧章。”旧唐书·卢杞传:“隳紊朝典,致乱危国。”宋史·赵普传:“朝庭纪纲,渐致隳紊。”
分類:败坏紊乱
《漢語大詞典》:挠败(撓敗)
(1).挫败,战败。梁书·南海王大临传:“ 彪 若成功,不资我力;如其挠败,以我説焉,不可往也。”《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深入贼庭,果逢挠败, 李公 战没,吾为囚俘。”清史稿·德宗纪二:“丁巳,以 吴大澂 师徒挠败,切责之。”
(2).扰乱败坏。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岂唯虚费资粮,兼恐挠败军阵。”旧唐书·裴度传:“逆竖构乱,震惊 山东 ,姦臣作朋,挠败国政。”
《漢語大詞典》:蛊坏(蠱壞)
惑乱败坏。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先甲先庚》:“圣贤当事之蛊坏,必有飭蛊之道,既更新於其先,又丁寧於其后,则天下復归於治矣。” 明 彭士望《冬心》诗:“人才天地心,长养万物命,学术蛊坏之,好恶失其正。”
分類:惑乱败坏
《漢語大詞典》:泥浊(泥濁)
污浊。指风俗败坏。 汉 王逸 《九思·哀岁》:“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漢語大詞典》:寖坏(寖壞)
逐渐衰弛,败坏。《旧唐书·郭子仪传》:“自兵乱以来,纪纲寖坏,时多躁竞,俗少廉隅。”
分類:逐渐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