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贤良方正(賢良方正)  拼音: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国语辞典》:索靖  拼音:suǒ jìng
人名。(西元239~303)字幼安,晋敦煌人。武帝时举贤良方正;惠帝时,平西戎及讨赵王伦、孙秀有功,官至后将军。博通经史,见识深远,尤擅长草书,婉转屈致,有「银钩虿尾」之称。著有《五行三统正验论》、《索子》、《晋诗》等。
《漢語大詞典》:贤正(賢正)
贤良方正的人。 汉 贾谊 新书·连语:“若材性下主也,邪人必合,贤正必远,坐而须亡耳,又不可胜忧矣。” 清 唐甄 潜书·贱奴:“明示以便进之门,邪曲进,贤正沮矣。”
分類:贤良方正
《国语辞典》:祸稔萧墙(祸稔萧墙)  拼音:huò rěn xiāo qiáng
比喻祸害起于内部。参见「祸发萧墙」条。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览,复生于今日矣。」
《国语辞典》:自取灭亡(自取灭亡)  拼音:zì qǔ miè wáng
自己的作法不当而导致灭亡。唐。刘蒉〈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以其思虑昏而耳目塞,上出恶政,人为寇盗,皆不知其所以然,以其自取灭亡也。」《聊斋志异。卷六。聂政》:「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