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贤王(賢王)
(1).有德行的君王。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新唐书·陆贽传:“ 周宣 中兴贤王也, 吉甫 文武贤臣也。”《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吾闻 成汤 身长九尺,而作贤王。”清史稿·后妃传论:“及 文宗 未造, 孝贞 、 孝钦 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
(2). 匈奴 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挥刃斩 楼兰 ,弯弓射贤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國語辭典》:左贤王(左賢王)  拼音:zuǒ xián wáng
匈奴贵族的封号。《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明。陈与郊《文姬入塞》:「前日乱军中,没入左贤王帐下。」
《漢語大詞典》:八贤王(八賢王)
见“ 八大王 ”。
《漢語大詞典》:八大王
(1). 宋太宗 第八子 周王 赵元俨 ,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大王”。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王( 赵元儼 )性严毅,威望著於天下,士民识与不识,呼之曰‘八大王’,犬戎尤惮之。”后小说戏曲中多称“八贤王”。参阅宋史·周王元俨传
(2). 明 末农民起义领袖 张献忠 自称。明史·张献忠传:“ 献忠 以 米脂 十八寨应之,自称‘八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