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沿讹
因袭谬误。 清 龚自珍 《语录》:“小篆相传,沿譌日久。”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又况歷时久远,简牘沿譌。”
分類:因袭谬误
《漢語大詞典》:遗谬(遺謬)
亦作“ 遗繆 ”。 留下的谬误。《宋书·周朗传》:“而 秦 汉 餘敝,尚行於今; 魏 晋 遗谬,犹布於民。”北史·文苑传·虞世基:“ 世基 至省,方为敕书,日且百纸,无所遗繆。” 唐 颜师古 《嫂叔舅服议》:“所议两条,实为舛驳,特降丝綍,俾革遗谬。”
分類:留下谬误
《漢語大詞典》:乖愆
谬误,失当。宋书·武帝纪下:“政刑乖愆,伤化扰治。”
分類:谬误失当
《漢語大詞典》:冗谬
1.亦作"冗谬"。
2.驳杂谬误。
分類:驳杂谬误
《漢語大詞典》:詨讹(詨訛)
谬误,与实理相违。古尊宿语录·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道来也有詨讹,道不来也有詨讹。”
分類:谬误相违
《漢語大詞典》:踵谬(踵謬)
沿袭谬误。 明 王廷相 《雅述上》:“自开闢以来,有诬罔而行者,有假託而行者,世代云远,踵谬习陋,迷而弗察者众矣。” 清 戴名世 《〈南山集初集〉序》:“若夫承讹踵谬如俗学之失,则知免矣!”
分類:沿袭谬误
《國語辭典》:纰漏(紕漏)  拼音:pī lòu
疏漏谬误。今多指办事出差错,或贪污舞弊等情事被举发。如:「那件工程又出纰漏。」也作「皮漏」。
《漢語大詞典》:失漏
谬误,疏漏。 汉 王充 论衡·答佞:“小佞材下,对乡失漏,际会不密,人君警悟,得知其故。”
分類:谬误疏漏
《漢語大詞典》:谬迂(謬迂)
谬误迂阔。 清 孙枝蔚 《午日赠江都明府梁木天》诗:“君欲悉利弊,谁能助訏謨?相念在芳辰,幸可谅谬迂。”
分類:谬误迂阔
《漢語大詞典》:订谬(訂謬)
订正谬误。 明沈鲸《双珠记·人珠还合》:“愿高明矜作俑,订谬补遗成雅颂,千古知音同翫弄。”
分類:订正谬误
《漢語大詞典》:谬异(謬異)
荒谬反常;谬误,有差别。 唐 元稹 《王沂河南府永宁县令等制》:“比制诸侯吏,府罢则归之有司,以叙常秩。近或不时以闻谬异前詔。” 宋 王令 《〈说孟子〉序》:“夫五经虽存,而説者谬异,学者安所取信哉?”
《漢語大詞典》:浅谬(淺謬)
亦作“ 浅繆 ”。 谓肤浅而多谬误。 宋 苏轼 《乞不分经取士》:“臣等近奉勑权知贡举,窃见自来条贯,分经取士,既於逐经中纽定分数取人,或一经中合格者少,即取词理浅谬卷子以足其数。”宋史·钱明逸传:“文辞浅繆,岂应冒居翰院?” 清 曾国藩 《复吴南屏书》:“浅谬之见,惟希裁正。”
分類:肤浅谬误
《漢語大詞典》:芜谬(蕪謬)
芜杂谬误;荒谬。宋书·王僧达传:“猖狂芜谬,每陈所怀。”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尝撰铭附上,且求指擿芜谬处见示。” 明 归有光 《〈荀子〉叙录》:“而时有芜谬,取 韩子 ‘削其不合者附於圣人之籍’之意。”
《漢語大詞典》:诬悖(誣悖)
谓言不由衷和谬误无知。吕氏春秋·振乱:“固不知,悖也;知而欺心,诬也。诬悖之士,虽辨无用矣。” 高诱 注:“论説事情,固不知之,是为悖;实知之而自欺其心,是为诬。” 陈奇猷 校释:“固不知其説之矛盾而説之是为悖,已知其説之矛盾而説之,则为欺心。”
《漢語大詞典》:鄙缪(鄙繆)
浅陋谬误。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九:“﹝伪注﹞往往特引史传所有之事,及 东坡 已载於笔録者,饰伪乱真,其言又皆鄙繆。”参见“ 鄙谬 ”。
分類:浅陋谬误
《漢語大詞典》:鄙谬(鄙謬)
鄙陋谬误。多用作谦辞。 明 文徵明 《王氏敕命碑阴记》:“其言若曰:‘臣 献臣 鄙谬弗率,荷蒙先皇帝拔擢,参列諫列。’” 明 张居正 《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愚於诸大夫,齿最后,当任执笔之役,迺不自虞鄙谬,因为援天以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