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言笑不苟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亦以师道自尊,粧模做样,儘自矜持,言笑不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滦州革命先烈事略·施从云》:“幼习 阳明 学説,言笑不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又闻 美国 学童,跬步必肃,言笑不苟。”参见“ 不苟言笑 ”。
《國語辭典》:不苟言笑  拼音:bù gǒu yán xiào
不随便说笑。通常用来形容人一板一眼,严肃而不易亲近。《清史稿。卷五○○。遗逸列传一。朱之瑜》:「之瑜严毅刚直,动必以礼。平居不苟言笑。」《野叟曝言》第六四回:「木四姐端庄贞静,不苟言笑,你怎说此话来?」
分類:态度庄重
《國語辭典》:言笑自若  拼音:yán xiào zì ruò
言谈举止和平常一样。形容神态自然。《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也作「言笑自如」。
《國語辭典》:燕语莺啼(燕語鶯啼)  拼音:yàn yǔ yīng tí
燕子黄莺鸣声不绝于耳。宋。辛弃疾 蝶恋花。燕语莺啼人乍远词:「燕语莺啼人乍远。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元。张碧山〈锦上花。燕语莺啼套〉:「燕语莺啼,和风迟日,郊外踏青,禁烟寒食。」也作「燕语莺呼」、「莺啼燕语」。
《漢語大詞典》:笑语指麾(笑語指麾)
谓一面谈笑,一面指挥调度。 唐 韩愈 《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公牒盈前,笑语指麾。”
《国语辞典》:进酒作乐(进酒作乐)  拼音:jìn jiǔ zuò lè
斟酒劝饮,谈笑取乐。《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大喜。进酒作乐,允极其致敬。」
《国语辞典》:坐无车公(坐无车公)  拼音:zuò wú chē gōng
比喻宴会时没有善于谈笑的宾客。语本《晋书。卷八三。车胤传》:「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
《国语辞典》:握手极欢(握手极欢)  拼音:wò shǒu jí huān
执手谈笑,极为欢洽。形容非常友好、亲近。《后汉书。卷一五。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也作「握手言欢」。
《国语辞典》:有说有笑(有说有笑)  拼音:yǒu shuō yǒu xiào
1.又说又笑。《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落后叫管家出来陪他,才欢喜了,坐在管家房里,有说有笑。」
2.风趣,喜欢谈笑。《红楼梦》第一二回:「我如今见嫂子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
《漢語大詞典》:噂沓背憎
谓当面谈笑,背后憎恨。《诗·小雅·十月之交》:“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郑玄 笺:“噂噂沓沓,相对谈语,背则相憎逐。”
《国语辞典》:嗷嗷呕呕(嗷嗷呕呕)  拼音:áo áo xū xū
谈笑的样子。《七侠五义》第五二回:「谁知那些衙役快头俱与他熟识,众人一见,彼此顽顽笑笑,嗷嗷呕呕,便领他到监中看视。」
分类:谈笑
《漢語大詞典》:闺声(閨聲)
闺房谈笑之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谒选》:“居停宜清静梵宇,或独院閒房,毋近闺声以撩旅思。”
分類:闺房谈笑
《漢語大詞典》:磬欬
本指咳嗽。引申为谈笑。磬,通“ 謦 ”。 明 唐顺之 《与两湖书》:“僕未始不嘆兄之高明不可及,而亦每每惜兄有可以一变至道之力而仅用之於文也。虽然,此亦未有人焉,以反躬为己之説而磬欬於吾兄之侧耳。”参见“ 謦欬 ”。
分類:咳嗽谈笑
《國語辭典》:謦欬  拼音:qìng kài
1.谈笑。《庄子。徐无鬼》:「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2.咳嗽。《列子。黄帝》:「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
《國語辭典》:趣话(趣話)  拼音:qù huà
有趣的话语。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席前搀趣话,花里听情声。」也作「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