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漫污
污蔑,诬陷。《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谗夫蔼蔼而漫著兮” 汉 王逸 注:“言谗人相聚,蔼蔼而盛,欲漫污人以自著。”
分類:污蔑诬陷
《漢語大詞典》:诬染(誣染)
捏造事实攀引他人入罪;诬陷。文选·范晔〈宦者传论〉:“因復大考鉤党,转相诬染。” 李周翰 注:“鉤党谓鉤取諫者同类,使转相诬谤而杀之也。”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十二:“未几,里中儿蜚文诬染,偕 宗伯 逮就狱。”
《國語辭典》:赃诬(贓誣)  拼音:zāng wú
诬蔑、陷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你刬地倒把人赃诬!」也作「妆诬」、「赃埋」。
分類:栽赃诬陷
《漢語大詞典》:构毁(構毁,搆毁)
诬蔑毁谤。北齐书·魏兰根传:“ 废帝 素有德业,而为 兰根 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
搆毁:诬陷诋毁。梁书·侯景传:“ 澄 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諂諛迭进,共相搆毁。”
《漢語大詞典》:谤累(謗累)
谓诬陷他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饰邪説以浸润,构谤累於忠贞者,谗人也。”
分類:诬陷他人
《漢語大詞典》:构言(構言)
谓进谗言诬陷。后汉书·皇后纪下·灵帝宋皇后:“﹝ 王甫 ﹞乃与太中大夫 程阿 共构言皇后挟左道祝诅,帝信之。”
《漢語大詞典》:枉诬(枉誣)
无辜遭受诬陷。 明 张居正 《答总督方金湖书》:“乃知再勘之旨,於事理允当,如有枉诬,宜与昭雪。”
《漢語大詞典》:诬诈(誣詐)
诬陷讹诈。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僧不得直,反坐诬诈,僧不胜忿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不匡那人正色起来,反责众道道:‘列位多是羽流,自然只戴板巾上船;今板巾多在,那里再有甚么百柱帽?分明是诬诈船家了。’”
分類:诬陷讹诈
《漢語大詞典》:诬摭(誣摭)
罗织诬陷。旧唐书·李绅传:“唯翰林学士 韦处厚 上疏,极言 逢吉 姦邪,诬摭 绅 罪,语在《处厚传》。”
分類:罗织诬陷
《漢語大詞典》:造诬(造誣)
捏造诬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清丈馀论》:“有以私垦、私煎、挖矿、开冶首告者, 鸿 恶其造诬多事,置而不问。”
分類:捏造诬陷
《漢語大詞典》:驾祸(駕禍)
诬陷加祸。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英宗复位实录:“但图富贵小人因众摇惑之际,平日为 于谦 掌兵而不得遂私,遂驾祸於公。”明史·马录传:“给事中 逵 ,御史 世魁 ,方幸 寅 就死,得诬 勛 谋逆,率同连名,同声驾祸。”
分類:诬陷
《漢語大詞典》:诬侵(誣侵)
指被诬陷侵害的人。《后汉书·霍谞传》:“夫以罪刑明白,尚蒙天恩,岂有冤谤无徵,反不得理?是为刑宥正罪,戮加诬侵也。”
《漢語大詞典》:装诬(裝誣)
捏造诬陷。《明律·户律·课程》:“若装诬平人者,加三等。” 清 朱素臣 十五贯·踏勘:“既不曾壁光凿映,怎装诬掩耳盗铃?”
分類:捏造诬陷
《漢語大詞典》:谮构(譖構,譖搆)
亦作“ 潜构 ”。谗间诬陷。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会 全寄 、 杨竺 等阿附 鲁王 霸 ,与 和 分争,阴相譖搆, 胤 坐收下狱。”魏书·皇后传·孝文废皇后冯氏:“昭仪规为内主,譖构百端。寻废后为庶人。”
分類:诬陷
《漢語大詞典》:毁诬(毁誣)
诋毁诬陷。韩非子·孤愤:“人主之左右,行非 伯夷 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
分類:诋毁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