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娟妙
秀美。 宋 刘一止 《点绛唇》词:“洞户香凝,宴开特地风烟好。靚妆娟妙。玉雪光相照。” 宋 范成大 《后巫山高》诗:“ 凝真宫 前十二峯,两峯娟妙翠插空。” 清 龚自珍 《卖花声》词序:“偶客 秣陵 ,得墨菊二本,甚娟妙,小词赏之。” 茅盾 《虹》四:“隔壁那家是搬来不久的 湖北 人。男子大概是在什么学校里当教员的罢,女子有一位娟妙的少妇和十七八岁的活泼的姑娘。”
分類:秀美词序
《漢語大詞典》:乳燕飞(乳燕飛)
词牌《贺新郎》的别名。因 宋 苏轼 《贺新郎》词首句为“乳燕飞华屋”,后亦称《贺新郎》《乳燕飞》。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序:“ 陈同父 自 东阳 来过余……夜半投宿 吴氏 泉湖 四望楼 ,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
分類:词牌词序
《漢語大詞典》:潜然(潛然)
(1).隐伏貌。管子·侈靡:“餘气之潜然而动,爱气之潜然而哀。”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中正 将谓有讥,潜然遁去。”
(2).暗中燃火。然,通“ 燃 ”。文选·木华〈海赋〉:“阳冰不冶,阴火潜然。” 李善 注:“言其阳则有不冶之冰,其阴则有潜然之火也。”
(3).黯然貌。 唐 窦弘余 《广谪仙怨》词序:“因上马索长笛吹,笛成,潜然流涕,佇立久之。”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还 答言:‘先人薄业已罄,老母甘旨尚缺,何暇及此!’ 支翁 潜然泪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精神论》:“呜呼!故乡万里,回首云山,睠念同胞,潜然涕下。”
《漢語大詞典》:罝兔
(1).张网捕兔。《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 汉 郑玄 笺:“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
(2).用以称美贤者之行。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被褐茹草,垂纶罝兔,则心欢意得,如将终身。”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予与 安 甥,或荡舟採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
(3).落网的兔。 宋 范成大 《寄陆融州》诗:“罝兔脱丰草,池鱼跃清渊。”
《國語辭典》:关纽(關紐)  拼音:guān niǔ
1.机关枢纽。唐。杜牧〈张好好〉诗:「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2.互相关联转换。《元史。卷二○二。释老传。八思巴传》:「其相关纽而成字者,则有韵关之法;其以二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则有语韵之法。」
《漢語大詞典》:君声(君聲)
指五音中的宫声。《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宋 姜夔 《徵招》词序:“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於臣民事物之中。”
《漢語大詞典》:既月
整月;一个月。 宋 姜夔 《暗香》词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 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
《漢語大詞典》:灶间(竈間)
厨房。 清 龚自珍 《洞仙歌》词序:“ 青阳 尚书( 王宗诚 )有女公子与内子友善,貽内子 漳 兰一盆……俄女公子仙去,兰亦死,弃盆灶间三年矣。”
分類:厨房词序
《漢語大詞典》:醉翁操
本琴曲。自 苏 辛 入词,遂沿用为词牌。 宋 苏轼 《醉翁操》词序:“ 琅邪 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 醉翁 喜之……而好奇之士 沈遵 闻之,往游焉。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
《漢語大詞典》:腊花(臘花)
即腊梅。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丙辰腊,与 俞商卿 銛朴翁 同寓 新安溪 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参见“ 腊梅 ”。
分類:腊梅词序
《國語辭典》:腊梅(臘梅)  拼音:là méi
1.蜡梅科「蜡梅」的别称。因常于腊月开花,故称之。参见「蜡梅」条。
2.腊月盛开的梅花。
《國語辭典》:十二宫(十二宮)  拼音:shí èr gōng
1.十二律的别名。参见「十二律」条。
2.天文学上指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分黄道周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称为「十二宫」。其名称各异。
3.术数用语: (1)星相家以命宫、财帛、兄弟、田宅、男女、奴仆、妻妾、疾厄、迁移、官禄、福德、相貌为十二宫。(2)以胎养、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分配十二方位,称为「十二宫」。前七宫为吉,后五宫为凶。
《漢語大詞典》:瀣气(瀣氣)
夜间的水气。 清 龚自珍 《桂殿秋》词序:“时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气之空濛,都为一碧,散清景而离合,不知几重?”
《漢語大詞典》:封禺
即封嵎。史记·孔子世家:“ 仲尼 曰:‘ 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 裴駰 集解:“ 韦昭 曰:‘ 封 , 封山 ; 禺 , 禺山 。在 吴郡 永安县 。’ 晋 太康 元年改 永安 为 武康县 ,今属 吴兴郡 。” 宋 姜夔 《鹧鸪天》词序:“明年 平甫 初度,欲治舟往 封 禺 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参见“ 封嵎 ”。
分類:裴骃词序
《漢語大詞典》:封嵎
亦作“ 封隅 ”。 封山 和 嵎山 的并称。在 浙江 德清县 莫干山 附近,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 汪芒氏 之君 防风 守此。国语·鲁语下:“客曰:‘ 防风氏 何守也?’ 仲尼 曰:‘ 汪芒氏 之君也,守 封 嵎 之山者也。’” 韦昭 注:“ 封 , 封山 ; 嵎 , 嵎山 。今在 吴郡 永安县 也。” 唐 柳宗元 《天对》:“ 封 嵎 守之,其横九里。” 前蜀 杜光庭 《郑顼别驾本命醮词》:“玉闕琼都,咫尺 封 隅 之内;凝嵐积翠,高低城邑之旁。”
分類:浙江
《漢語大詞典》:楫棹(楫櫂)
亦作“檝櫂”。亦作“檝棹”。
(1).船桨。短桨称楫,长桨称櫂。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犹芟刈股肱,独任胸腹;浮舟江海,捐弃楫櫂,观者为之寒心。”南史·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姑姪入船,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汉书·元后传“辑濯 越 歌” 唐 颜师古 注:“令执楫櫂人为 越 歌也。”
(2).指船。 晋 潘岳《西征赋》:“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咸帅贫惰,同整檝櫂。” 宋 姜夔 《湘月》词序:“ 长溪 杨声伯 典 长沙 檝櫂,居濒 湘江 。”
《漢語大詞典》:莹腻(瑩膩)
洁白细嫩。 清 赵执信 《南柯子》词序:“至於手足柔纤,肤肌莹腻,时盖罕其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