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娃娃生  拼音:wá wa shēng
古典戏剧中众多生角的一类,通常专演儿童或少年,一般由年少的演员扮演,也可由花旦兼演。
《國語辭典》:贴旦(貼旦)  拼音:tiē dàn
传统戏剧的角色名,为次要旦角。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贴旦引二徕上云)妾身姓李,夫主姓张。」《金瓶梅》第七四回:「安郎中唤戏子:『你每唱个宜春令奉酒。』于是贴旦唱道:『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诚。杀羊茶饭,来时早已安排定。』」
《國語辭典》:小把戏(小把戲)  拼音:xiǎo bǎ xì
1.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技巧、小手段。如:「你在他面前搬弄这些小把戏,简直是班门弄斧,孔夫子面前卖文章了。」
2.称小孩子。《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仇五科便请众位写局票,魏翩仞抢著代笔,自己先写了一张陆桂芳。刘瞻光说:『翩仞总是叫这个小把戏。』」
《漢語大詞典》:小爬虫(小爬蟲)
喻指干坏事的小角色、小人物。 董必武 《偶成》诗:“欺世盗名小爬虫,以假充真变色龙。” 赵朴初 《陈伯达罪行材料阅后占》:“当年捉到小爬虫,慷慨激昂攘臂起,高呼还有变色龙,説要追根追到底。三年露出龙尾巴,原来就是你自己。”
《国语辞典》:国家主义(国家主义)  拼音:guó jiā zhǔ yì
1.相对于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Statism)指国家应于个人与社会生活各层面扮演一定角色。具体而言则可包括小政府主义(minarchism)、福利国家、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威权主义、极权主义等。
2.有时也称为「爱国主义」,是一种凡事皆以国家的利益为主,而个人应尽力效忠国家的思维。
《国语辞典》:亨利方达(亨利方达)  拼音:hēng lì fāng dá
Henry Fonda
人名。(西元1905~1982)美国电影演员。以擅长扮演冷峻、坚毅的英雄角色闻名影坛。早年以舞台剧享盛名。西元一九三五年开始银幕生涯,一九八一年以《金池塘》一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一生演过六十馀部电影,主要影片有《怒火之花》、《侠骨柔情》、《战争与和平》等。
《国语辞典》:角色冲突(角色冲突)  拼音:jué sè chōng tú
个人在生活情况下因所需扮演角色的不同,而产生顾此失彼的心理困境。
《国语辞典》:官兵捉强盗(官兵捉强盗)  拼音:guān bīng zhuō qiáng dào
1.一种纸牌游戏。共十六张,为一种有趣的角色扮演。当有人拿到纸牌中的强盗、采花贼、江洋大盗时,即要受官差的惩处。
2.警察捉小偷。多用来形容不断追逐、躲藏。如:「别再和我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了,事情总要解决。」
《国语辞典》:特约演员(特约演员)  拼音:tè yuē yǎn yuán
具有某些特殊专长,而受邀在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如体育片里的一些主要演员,常是特邀而来的特约演员。
《国语辞典》:扮白脸(扮白脸)  拼音:bàn bái liǎn
扮演好人的角色。白脸与黑脸相对。如:「管教子女,父母亲最好是一个扮白脸,一个扮黑脸。」
《国语辞典》:要角  拼音:yào jiǎo
剧中重要的角色。如:「她的演技精湛,足够担任这部连续剧的要角。」
分类:要角角色
《国语辞典》:呆木大  拼音:dāi mù dà
1.愚蠢的人。《直语补證。呆木大》:「俗谓不慧者为呆木大。」也称为「呆木」。
2.宋代的一种戏曲角色名称。也称为「木大」。
《国语辞典》:打脸子(打脸子)  拼音:dǎ liǎn zi
国剧演员在脸上画出一种脸谱,以确定扮演的角色。也作「抹脸」。
《国语辞典》:翻版片  拼音:fān bǎn piàn
将外国片中角色的对白配换成本国语言的影片。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肖的语调、口型、将所译成的语言配合上去。这可使观众充分理解到影片的内容。
《漢語大詞典》:做脚色
谓表演时深入角色。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一:“戏剧界常说一句话:会做戏的做脚色,不会做戏的拼命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