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觉知(覺知)  拼音:jué zhī
知觉。《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吏觉知,使长安尉奇等往捕开章。」《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非寻常行道所由之径,民间皆不觉知。」
《漢語大詞典》:成象
成为感官可以觉知的形象或现象。具体内容视所指不同而异。《易·繫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韩康伯 注:“象况日月星辰。” 孔颖达 疏:“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荀子·乐论:“凡姦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 梁启雄 简释引 物茂卿 曰:“成象,谓形於歌舞。”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是故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漢語大詞典》:悟入
(1).佛教语。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语本《法华经·方便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 唐 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顿渐,根性悟入之顿渐。” 元 德异 《〈坛经〉序》:“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
(2).泛指领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舟中读 张载人 儒门事亲一书,觉耳目一新,颇有悟入处。”
《漢語大詞典》:意知
觉知,晓得。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汝虽心语,吾已意知。”
分類:觉知晓得
《国语辞典》:潜意识历程(潜意识历程)  拼音:qián yì shì lì chéng
个人不能觉知的心理历程。
《国语辞典》:八大人觉(八大人觉)  拼音:bā dà rén jué
1.一种佛教修行者所用的忆念思惟法门,其忆念思惟的内容有八项。也称为「八大人念」、「八念」、「大人八念」。
2.诸佛所觉知而能使众生證入涅槃的八种条件:一少欲、二知足、三乐寂静、四勤精进、五守正念、六修禅定、七修智慧、八不戏论。《大乘义章》卷一三:「八大人觉,佛是大人,诸佛大人觉知此法为涅槃因,名大人觉。」
见闻觉知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馀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馀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令放逸者生觉知
【三藏法数】
令放逸生觉知者,谓佛说法时,或有放逸之人,不能毕集,必须地动,令其觉知,皆来谛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