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东人(東人)  拼音:dōng rén
主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今日崔宁的东人郡王,听得说刘两府恁地孤寒,也差人送一项钱与他。」《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不想遇著强贼至,把大官人背剪入山去,……我的东人在那里?」也称为「东家」、「东翁」。
《漢語大詞典》:东邦(東邦)
(1).古代泛指 齐 鲁 (相当今 山东省 )地区。 唐 许棠 《送刘校书游东鲁》诗:“内阁劳讎校,东邦忽纵游。”参见“ 东鲁 ”。
(2).指 日本 。在我国之东,故称。 郭沫若 《瓶》诗之二二:“邮差过了两遍了,送来了些东邦的时报。”
《國語辭典》:蔽芾  拼音:bì fèi
茂盛的样子。《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召南。甘棠》:「蔽芾,盛貌。」
《國語辭典》:毛公  拼音:máo gōng
人名。战国时赵国的处士,生卒年不详,藏于博徒,和信陵君结交。
《漢語大詞典》:毛薛
战国 时 赵 处士 毛公 与 薛公 的合称。 毛公 藏于博徒, 薛公 藏于卖浆家。 魏 公子 信陵君 客 赵 ,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后 秦 兵攻 魏 , 信陵君 不归,二人力劝其归救 魏国 ,终于大破 秦 军。事详《史记·魏公子列传》。后亦泛指有才能而受到器重的布衣之士。 唐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 邯郸 能屈节,访博从 毛 薛 。” 清 陈维嵩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词:“我詎不如 毛 薛 辈,君寧甘与 原 尝 亚?”
分類:处士毛公
《漢語大詞典》:毛传(毛傳)
《毛诗故训传》(一作《毛诗诂训传》)的简称。为 汉 人训释诗经之作。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但言 毛公 作,未著其名。 东汉 郑玄 诗谱称“ 鲁 人 大毛公 为《詁训传》於其家, 河间献王 得而献之,以 小毛公 为博士。”至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始言 大毛公 为 汉 鲁国 人 毛亨 , 小毛公 为 汉 赵国 人 毛萇 。后世因以《故训传》为 毛亨 作,亦有以为乃 毛萇 作或 毛亨 作而 萇 有所增益者。其诂训大抵本先 秦 学者的意见,保存了许多古义,虽有错误,但仍为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即采用《毛传》。 东汉 郑玄 《毛诗传笺》及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为笺释疏解《毛传》之作。 清 代研究《毛传》,著名的有 陈奂 的诗毛氏传疏和 马瑞辰 的毛诗传笺通释。参阅 王国维 《观堂集林别集·书〈毛诗故训传〉后》
分類:著录
《漢語大詞典》:毛子檄
后汉书·刘平王望等传序:“ 庐江 毛义 少节 ,家贫,以孝行称。 南阳 人 张奉 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 义 守令, 义 奉檄而入,喜动颜色。 奉 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 义 母死,去官行服……后举贤良,公车徵,遂不至。 张奉 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后因以“毛子檄”为孝子不贪利禄,只为养亲而出仕之典实。 明 高启 《送倪雅》诗:“交游结深欢,离别生远念。聊持 毛子 檄,暂脱 刘生 剑。”
《國語辭典》:镐京(鎬京)  拼音:hào jīng
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东岸,简称为「镐」。为周武王建都的地方。也称为「西都」、「宗周」。
《漢語大詞典》:方召
亦作“ 方邵 ”。 西周 时助 宣王 中兴之贤臣 方叔 与 召虎 的并称。后借指国之重臣。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实扞城所寄,国之 方 邵 也。” 隋 卢思道 《劳生论》:“ 方 邵 重臣,外扬武节。” 唐 李华 《卢中郎斋居记》:“庙堂有风力之臣,征镇皆 方 召 之老。”旧唐书·太宗纪上:“ 周宣 驱驰 方 召 ,亦能制胜 太原 。”
《國語辭典》:頖宫(頖宮)  拼音:pàn gōng
周代诸侯的学宫。《礼记。王制》:「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也称为「泮宫」。
《國語辭典》:周颂(周頌)  拼音:zhōu sòng
《诗经》三颂之一,三十一篇,为周初宗庙乐歌。
《國語辭典》:临雍(臨雍)  拼音:lín yōng
古称天子亲临视学。《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登台观云,临雍拜老。」
《國語辭典》:二周  拼音:èr zhōu
1.西周、东周二代。《文选。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唐。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然而邹鲁旧邦,临淄遗俗,俱穆二周之化。」
2.两年。《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自我离群,二周于今。」
《漢語大詞典》:少正
古官名。 西周 始置。为六卿之长“正”的副职。书·酒诰:“厥告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 孙星衍 疏:“少正者,正人之副。”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夏, 晋 人徵朝於 郑 , 郑 人使少正 公孙侨 对。” 杜预 注:“少正, 郑 卿官也。”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三:“ 周 制六官之长曰正,则其贰谓之少正。”
《國語辭典》:官学(官學)  拼音:guān xué
古时由政府设立,教育官吏子弟的学校。如清朝设有八旗官学。
《漢語大詞典》:禹鼎
(1).传说 夏禹 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毁皇姑寺:“观 世宗 屡諭,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 禹 鼎 秦 镜。”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即今一卷《荷戈》诗,己如 禹 鼎铸魅魑。” 清 何世麟 《感赋》诗:“ 越 裳依旧防 倭 寇, 禹 鼎何时铸 汉 奸。”
(2).即九鼎。传说 禹 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陈毅 《赣南游击词》:“贼子引狼输 禹 鼎,大军抗 日 渡 金沙 。”
(3). 西周 晚期青铜器。 宋 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著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五字,记述 禹 以 武公 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 周 王作战,俘获 鄂侯 事。1942年 陕西 岐山 又出一鼎,与 宋 代著录相同,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漢語大詞典》:二都
(1). 西周 都城 镐京 与 东周 都城 洛邑 的合称。诗·王风·王城谱 孔颖达 疏:“《车攻序》云‘復会诸侯於东都’,谓王城也。 周 以 镐京 为西都,故谓王城为东都。王城即 洛邑 。”后因沿以称 长安 和 洛阳 。 长安 为 西汉 都城, 镐京 在其西南; 洛阳 为 东汉 都城,即 东周 的 洛邑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扰天下如驱羊,举二都如拾遗芥。” 吕延济 注:“二都, 洛阳 长安 也。”
(2).两个都邑。《文选·张协〈七命〉》:“形震 薛烛 ,光骇 风胡 ;价兼三乡,声贵二都。” 李善 注引越绝书:“ 勾践 示 薛烛 纯钧,曰:‘客有买之者,有市之乡二,骏马千匹,千户之都二,可乎?’”
《漢語大詞典》:两周(兩周)
(1). 战国 时由 周 王室分裂而成的 西周 、 东周 两个小国的合称。战国策·西周策:“今公又以 秦 兵出塞,过两 周 ,践 韩 而以攻 梁 ,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史记·周本纪:“ 秦 借道两 周 之间,将以伐 韩 。”《晋书·束晳传》:“是故两 周 争东西之流, 史起 惜 漳渠 之浸,明地利之重也。”
(2).指 周 代。 周 在 犬戎 攻杀 幽王 后, 平王 即位,东迁 洛邑 ,迁都前史称 西周 ,迁都后称 东周 ,合称“两 周 ”。北史·文苑传序:“逮乎两 周 道丧,七十义乖。”
《漢語大詞典》:五学(五學)
(1). 西周 大学,设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和太学,总称五学。见大戴礼记·保傅汉书·贾谊传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 孙诒让 正义:“ 周 制,国中为小学,在王宫之左;南郊为五学,是为大学…… 郑鍔 云:‘ 周 五学,中曰辟雍,环之以水;水南为成均,水北为上庠,水东为东序,水西为瞽宗。’”参阅大戴礼记·保傅
(2).指《乐》春秋汉书·艺文志:“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