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窝巢(窩巢)
(1).安身之处。亦指家产。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往日家私甚过的好,敢则是十年五载,四分五落,直这般踢腾了些旧窝巢。”
(2).盗贼奸人藏身、聚集的地方。《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自你去了四个月光景,你媳妇怎的和 西门庆 勾搭, 玉簫 怎的做牵头,从后子起, 金莲 屋里怎的做窝巢……成日明睡到夜,夜睡到明。”《老残游记》第七回:“大盗有几处窝巢,鏢局也是知道的。” 蒋光慈 《我应当归去》诗:“诅咒那凶狠的刽子手,我的祖国不是他们的窝巢。”
《国语辞典》:鼠窟  拼音:shǔ kū
鼠洞。比喻坏人藏身的地方。如:「这山头正是那帮盗匪的鼠窟。」
分类:坏人藏身
《國語辭典》:老巢  拼音:lǎo cháo
鸟的老窝。用以比喻匪徒盘据的地方。如:「等准备就绪,便可直捣匪徒老巢。」《清史稿。卷四○三。列传。胜保》:「寻命胜保赴直、东交界治防,连克丘县、馆陶、冠县、莘县,破贼老巢。」
《漢語大詞典》:局影(跼影)
戒惧畏缩貌。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谬得升降 承明 之闕,出入 金华 之殿,何尝不局影凝严,侧身扃禁者乎?” 吕延济 注:“局影、侧身,皆戒惧也。”
跼影:蜷缩其身体,藏身。形容谨慎小心的样子。 唐 司空图 《华师许国公德政碑》:“怡颜侍膳,跼影循墙,此又力行之难也。” 唐 黄滔 《与薛推先辈启》:“倾身耸听,跼影瞻风,如飞冰雪以清心,若韵笙簧而到耳。” 宋 王曾 《矮松赋》:“愿跼影於涧底,厌争荣於豫章。”
《漢語大詞典》:窠穴
鸟兽藏身之所。常喻指坏人聚居活动的地方。 刘立凯 《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彼辈营营苟苟,结成当道之豺狼。既无政党之可言,亦无社团之可拟。偶成窠穴,卖国为荣。”
《漢語大詞典》:赵厕(趙厠)
指 豫让 藏身厕所谋刺 赵襄子 一事。《文选·江淹〈别赋〉》:“乃有劒客慙恩,少年报士, 韩 国 赵 厠, 吴 宫 燕 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李善 注:“史记: 豫让 者, 晋 人也,事 智伯 , 智伯 甚尊宠之。 赵襄子 灭 智伯 , 让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厠,欲刺 襄子 ,故言 赵 厠。”
《漢語大詞典》:遁法
(1).指隐形藏身之法。 明 陆延枝 《说听》卷上:“ 钟髽髻 者, 乾州 人,隐於 终南山 ,有遁法。”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上:“ 李福达 善遁法,改姓名,逃至 松 郡,舘於 孙雪牕 家。”
(2).犹违法。 清 侯玄涵 《夏允彝传》:“或鉅猾朋贼,舞禁遁法,简剔若神,把三尺岌然,不能毛髮撼也。”
《漢語大詞典》:羸行
谓隐藏身份改装而行。新唐书·李密传:“ 密 羸行入关,为逻所获。” 宋 王安石 《戏赠叶致远直讲》诗:“或羸行伺击,或猛出追躡。”
《漢語大詞典》:窟薮(窟藪)
指寄托或藏身之所。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至使末世利口之奸佞,无行之弊子,得以 老 庄 为窟藪,不亦惜乎!”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亡命逋逃,因为窟藪。”
分類:寄托藏身
《国语辞典》:隐身术(隐身术)  拼音:yǐn shēn shù
隐藏身躯使人看不见的法术。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主父既胡服,夜恒独观天象,一夕,见有神人自天而降,……授主父以元女隐身之术,九鍊变骨之丹。」
《國語辭典》:无容身之地(無容身之地)  拼音:wú róng shēn zhī dì
1.没有栖身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二八回:「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
2.羞愧而无藏身之处。《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读书人全要养其廉耻,他没奈何来谢我,我若再认这话,他就无容身之地了。」
《漢語大詞典》:无地可容(無地可容)
(1).犹言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红楼梦第九四回:“ 李紈 正要劝解,丫头来説,太太来了。 袭人 等此时无地可容, 寳玉 等赶忙出来迎接。” 许地山 《人非人》:“若是把他羞得无地可容,那便造孽了。”
(2).犹言无处栖身。形容处境窘迫。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國語辭典》:无地自容(無地自容)  拼音:wú dì zì róng
无处可以藏身。形容羞愧至极。《红楼梦》第一○七回:「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儿孙们没点孝顺,承受老祖宗这样恩典,叫儿孙们更无地自容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九回:「这几句,更把那几个捐班道台,羞得无地自容。」也作「无地自处」、「无以自容」。
《国语辞典》:潜身远祸(潜身远祸)  拼音:qián shēn yuǎn huò
隐藏身驱,远避祸患。《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再让他就如妙手空空儿一般报了仇,竟有那本领潜身远祸,她又是个女孩儿家,难道还披发入山不成?」
《国语辞典》:潜身远迹(潜身远迹)  拼音:qián shēn yuǎn jī
藏身隐居,不露踪迹。汉。贾逵〈上书请宥刘恺〉:「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让絜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