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棘围(棘圍)  拼音:jí wéi
1.用荆棘围成的场所。《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检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设棘围于市。」
2.科举时代的考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也称为「棘闱」、「棘院」。
《高级汉语词典》:剪棘
斩除荆棘
《漢語大詞典》:棘篱(棘籬)
(1).用荆棘作成的篱笆。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民偶咏见寄》诗:“坏簷藤障密,衰菜棘篱深。” 宋 苏轼 《浣溪沙》词:“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
(2).犹棘围。指科举时代的试院。 唐 韦承贻 《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巷回。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参见“ 棘围 ”。
《國語辭典》:棘围(棘圍)  拼音:jí wéi
1.用荆棘围成的场所。《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检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设棘围于市。」
2.科举时代的考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也称为「棘闱」、「棘院」。
《國語辭典》:棘针(棘針)  拼音:jí zhēn
棘枝生有芒刺,故称为「棘针」。《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唐。孟郊〈寒地百姓吟〉:「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漢語大詞典》:棘茨
荆棘蒺藜。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东亭》:“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宋 苏辙 《祭张宫保文》:“公守 西蜀 时,予先君幅巾田服尺书见,公一见而知,曰:‘此鸿鵠困于棘茨。’”
分類:荆棘蒺藜
《国语辞典》:披荆棘(披荆棘)  拼音:pī jīng jí
劈斩荆棘,比喻创业时的艰苦。《三国演义》第六九回:「王必是孤披荆棘历艰难时相随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铁石,最足相当。」
《漢語大詞典》:茨棘
(1).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郑玄 笺:“茨,蒺藜。伐除蒺藜与棘。”《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盛林莽之秽,丰鹿兔之藪,伤害农功,地繁茨棘。” 宋 苏轼 《东坡八首》诗序:“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主人既不视,一任茨棘遮。”
(2).喻困难的处境。后汉书·仲长统传:“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閒,无所益损於风俗也。”
《漢語大詞典》:荆莽
荆棘草丛。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三人食之而出,又行巖谷荆莽中二十餘里。” 明 张四维 《双烈记·道逢》:“我只待要破长风驾海航,只待要开大道锄荆莽。”
分類:荆棘草丛
《國語辭典》:棘手  拼音:jí shǒu
荆棘多刺,拔时易伤手。比喻事情难处理。《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止一县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
《漢語大詞典》:榛路
荆棘丛生之路。喻险途。 南朝 齐 王融 《左家怀善篇颂》:“烦流捨智寳,榛路坦夷涂。”
《漢語大詞典》:蒿棘
蒿草与荆棘。亦泛指野草。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步庭芜兮多蒿棘,顾左右兮絶亲宾。” 唐 李约 《城南访裴氏昆季》诗:“村蹊蒿棘间,往往断新耕。”
《國語辭典》:樲棘  拼音:èr jí
酸枣的别名。参见「酸枣」条。
《漢語大詞典》:棘墙(棘牆)
谓墙上置棘。亦指置有荆棘的墙。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 孔颖达 疏:“棘墙者,谓墙上置棘。” 宋 俞文豹 《吹剑录》:“与韦布之士联翩负籍,傴僂棘墙之下。”
分類:墙上荆棘
《漢語大詞典》:梗莽
荆棘草莽。 宋 王安石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之一:“槛折簷倾野水傍, 臺城 佳气已消亡。难披梗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
分類:荆棘草莽
《漢語大詞典》:丛菅(叢菅)
荆棘、茅草。《楚辞·招魂》:“五穀不生,藂菅是食些。” 王逸 注:“柴棘为藂;菅,茅也……藂,一作丛。” 元 陈旅 《陪赵公子游蒋山即席次李五峰韵》:“佛巖开细菊,僧逕入丛菅。”
分類:荆棘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