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英雄主义(英雄主義)  拼音:yīng xióng zhǔ yì
凡崇拜个人,以英雄为最高人格的表现,或以个人为一切活动中心的,都称为「英雄主义」。
分類:思想观念
《國語辭典》:英雄无用武之地(英雄無用武之地)  拼音: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人虽有才能,却无施展的机会。《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石点头》卷九:「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纵有纬地经天的手段,终付一场春梦。」
《國語辭典》: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見略同)  拼音: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语本《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指杰出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孽海花》第一一回:「你们听这番议论,不是与剑云的议论,倒不谋而合的。英雄所见略同,只见这里头是有这么一个道理,不尽荒唐的!」
《国语辞典》:英雄入彀  拼音:yīng xióng rù gòu
天下英雄皆入掌握之中。语本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比喻网罗与掌握人才。
《國語辭典》:英雄气短(英雄氣短)  拼音:yīng xióng qì duǎn
宋代苏丕年少时应试礼部不中,因说:「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气。」拂袖而去。见《尚友录》卷三。后以英雄气短指有才志的人因遭受挫折或沉溺于儿女私情而丧失进取心。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五出:「伤秋赋寂寥,多病成迤逗。吹笛谁家,惹得双眉斗,英雄气短偏憔瘦。」也作「英雄短气」。
《漢語大詞典》:英雄欺人
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明 李攀龙 《〈唐诗选〉序》:“ 太白 纵横,往往彊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茅盾 《化悲痛为力量》:“总观他的历史题材的剧本,都是针对当时政治形势,有的放矢,不拘泥于历史事实,而随意发挥,虽云自我作古,却非英雄欺人。”
《高级汉语词典》:英雄儿女
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
《漢語大詞典》:英雄榜
登载英雄人物名单的报刊专栏或通告。 贺敬之 《放声集·放声歌唱》:“从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到今天的我的支部,我们的党员名单,是何等壮丽的英雄榜。”
《漢語大詞典》:战斗英雄(戰鬭英雄)
我国授予在对敌作战中立下卓著功勋的优秀人物的一种光荣称号。 毛泽东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出席和列席人员中包括了许多为人民所公认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模范工作者。” 魏巍 《祝贺》:“有一天,我骑着一匹黑马到某地去,饲养员告诉我,这就是老战斗英雄、团长 邓仕均 同志生前骑的那匹黑马。”
《國語辭典》:无名英雄(無名英雄)  拼音:wú míng yīng xióng
献身于伟大绩业而名不彰显的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漢語大詞典》: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俗谚。谓即使是英雄好汉无钱也没办法。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説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姜树茂 《渔港之春》第四章:“我刚才围着镇转了三个圈,没借到半个铜板。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何况这么大的数,难哪!”
《国语辞典》: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拼音:yīng xióng jiāo xiǎng qǔ
Sinfonia Eroica
乐曲名。原为贝多芬写给拿破崙的献辞,但因拿破崙登基称帝,贝多芬大怒,遂改称此名。通称为「贝多芬第三号交响曲」。
《国语辞典》:英雄出少年  拼音:yīng xióng chū shào nián
(谚语)杰出的人物多出于年轻者之中。《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我们这一辈子的人,都是老朽无能了!英雄出少年,倒是彝翁同我们这外孙,将来很可以做一番事业。」
《国语辞典》:劫后英雄传(劫后英雄传)  拼音:jié hòu yīng xióng zhuàn
书名。英国小说家司谷特(Water Scott)所撰。以英国理查一世的时代为故事背景,描写骑士爱凡荷行侠仗义的事迹。
《国语辞典》:慧眼识英雄(慧眼识英雄)  拼音:huì yǎn shì yīng xióng
具有独特眼光的人,能辨识英才。如:「红拂女夜奔李靖,此乃慧眼识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