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溪洞
亦作“ 溪峒 ”。 古代指今部分 苗族 、 侗族 、 壮族 及其聚居地区。隋书·炀帝纪下:“ 高凉 通守 洗珤彻 举兵作乱, 岭 南溪洞多应之。”宋史·蛮夷传二·西南溪峒诸蛮下:“ 湖南 州县多隣溪峒,省民往往交通 徭 人,擅自易田,豪猾大姓或诈匿其产 徭 人,以避科差。” 宋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 杨晟臺 等手下兵丁虽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 晟臺 桀黠,屡经背叛,惯得姦便。”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群蛮今已丧胆,不乘此机扫清溪洞,更待何时?”
《漢語大詞典》:四月八
(1). 贵阳 附近苗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每逢夏历四月初八日,苗族均着盛装,群集 贵阳 喷水池旁,吹笙奏笛,纵情歌唱,纪念历史传说中的民族英雄 亚努 。附近布依族群众也多参加。解放后,成为当地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
(2).布依、侗、水等族节日之一。各族各地称呼不一,有“开秧节”、“牧童节”等称。这天,吃糯米饭,并让牛休息。
(3).佛诞生之辰,为浴佛会,寺院搭苫棚座,施茶水盐豆,以黄布帛为悬旌,书曰“普结良缘”。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结缘》
《国语辞典》:夜箫(夜箫)  拼音:yè xiāo
乐器名,吹管乐器。苗族吹奏乐器。贵州苗族又称为「寥」,为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竹制管身,开有四个按音孔。上端吹口,吹口下有一长方形哨孔。一般可发出五个音,音色轻柔、优美。
《国语辞典》:飞歌(飞歌)  拼音:fēi gē
一种苗族民歌。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出寨游方时唱的山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词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漢語大詞典》:吃血
亦作“喫血”。 饮血酒。旧时苗族订盟仪式。 清 严如煜 《苗疆风俗考》卷二十:“刺猫血滴酒中,饮以盟心,谓之喫血。”
《国语辞典》:边疆舞(边疆舞)  拼音:biān jiāng wǔ
边疆民族特有的舞蹈。如新疆、蒙古、西藏及西南苗族皆有之。
《国语辞典》:苗文  拼音:miáo wén
苗族使用的文字。为早期文字之一。半从象形立文,无形可象者,立于会意或谐声。亦有不得已,以形意声立者,则附以各种记号。有一字数音者,有数字同音者。
《国语辞典》:勒尤  拼音:lè yóu
乐器名,吹管乐器。原称「勒悠」,流行于贵州布依族、苗族地区的民间双簧竖吹乐器。其音色明亮柔和,演奏方式和唢呐相近,直管无碗(喇叭口)。有木制与竹制两种,管上端装有哨子,管身开五至六个按音孔。
《國語辭典》:夫娘  拼音:fū niáng
妻子、夫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苗人谓妻曰夫娘,南方谓夫人之无行者亦曰夫娘。」
分類:夫人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