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倡人
古代歌舞杂戏艺人。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诗:“倡人歌吹罢,对坐览红颜。”旧唐书·马周传:“騶子倡人,鸣玉曳履,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新唐书·王琚传:“ 山东 倡人 赵元礼 有女,善歌舞,得幸太子。”
《漢語大詞典》:吹乐(吹樂)
吹奏音乐的艺人。史记·高祖本纪:“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乐 沛 ,以 沛宫 为 高祖原庙 。 高祖 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輒补之。”
《國語辭典》:娼优(娼優)  拼音:chāng yōu
以表演歌舞技艺为业的人。亦指妓女。《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今主上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他又不是娼优隶卒,为甚那纱帽飞到他头上还有人挝了去?」也作「倡优」。
《漢語大詞典》:歌伶
歌唱艺人。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则吾转不如牺牲一身,昌言坠落,明目张胆而去为歌伶。”
分類:歌唱艺人
《漢語大詞典》:岐路人
宋 代称民间艺人。犹言走江湖者。 宋 王铚 默记卷下:“ 晏元献 罢相守 潁州 。一日,有岐路人献杂手艺者,作踏索之伎。”今本岐作“歧”。
《國語辭典》:跑马(跑馬)  拼音:pǎo mǎ
1.骑马驰骋。《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凤四老爹在秦二侉子的下处,逐日打拳、跑马,倒也不寂寞。」
2.指赛马或马术表演。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二○。饮食好尚纪略》:「或幸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
3.俗谓男子遗精。
《國語辭典》:跑马卖解(跑馬賣解)  拼音:pǎo mǎ mài xiè
旧时骑著马表演各种技艺。《俗语考原。跑马卖解引时笔记》:「一人执旗引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蹻捷,人马相得,明代以此习武,于五月五日行之。」也作「跑马解」、「跑马走解」、「跑解马」。
《國語辭典》:乐棚(樂棚)  拼音:yuè péng
古时演出歌舞、戏剧的棚子。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韵〉:「腾踏游江舫,攀缘看乐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
《漢語大詞典》:村伶
乡村艺人。 宋 王君玉 《杂纂续·冷淡》:“村伶打諢--冷淡。” 宋 陆游 《出行湖山间杂赋》诗:“野寺无晨粥,村伶有夜场。”
分類:乡村艺人
《國語辭典》:话本(話本)  拼音:huà běn
1.宋、元民间说书人所依据的故事底本。用语体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如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皆是。
2.自己或他人所经历的事情、故事。《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见了,目睁口呆,吃了一惊。不在姐夫姐姐面前说这话本,只得任他埋怨了一场。」《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而今说一个做夫妻的被拆散了,死后精灵还归一处,到底不磨灭的话本。」也作「话文」。
《漢語大詞典》:词友(詞友)
旧时对有交往的说唱艺人的尊称。 清 无名氏 《绛芸馆日记》:“访 康甫 。饭后偕出 小东门 ,乘车赴北,至 畅福园 ,听 袁云仙 、 施月兰 两词友説书。”
《漢語大詞典》:作艺(作藝)
旧时谓艺人演出。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想当初,我在城里头作艺,不肯低三下四的伺候有势力的人,教人家打了一顿。”
分類:艺人演出
《漢語大詞典》:乐妓(樂妓)
歌舞女艺人。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隔障歌:“ 寧王 宫中有乐妓 宠姐 者,美姿色,善謳唱。”
《漢語大詞典》:乐戏(樂戲)
犹乐妓。指歌舞艺人。史记·殷本纪:“﹝ 帝紂 ﹞大冣乐戏於 沙丘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
游乐嬉戏。 明 李东阳 《明故光禄大夫周公神道碑铭》:“吏部请早视朝,勤听政,节侈费,省游幸,止贡献;而斥乐戏一事尤急,亦出公手。”
《國語辭典》:笑场(笑場)  拼音:xiào cháng
伶人、鼓姬等在表演时所发出无意识的笑。
《漢語大詞典》:教手
教授歌曲、戏剧、武术的技艺人。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兀那几个打拳的教手每,上露臺来耍一会拳,服侍众位大人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生口不如熟口,清客强似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