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马(上馬)  拼音:shàng mǎ
1.骑上马背。如:「跨鞍上马」。《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明。刘基 晨诣祥符寺诗:「上马鸡始鸣,入寺钟未歇。」
2.大陆地区指开始进行某项规模较大的工作或工程。如:「三峡大坝的工程已经上马了。」
《國語辭典》:九龙(九龍)  拼音:jiǔ lóng
1.传说中的神兽,能治水。《抱朴子。内篇。金丹》:「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2.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如北魏崔长瑜子枢等九人,人称「九龙」;北齐王昕兄弟九人,风流蕴藉,世称为「王氏九龙」。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七。氏族类》。
《漢語大詞典》:九逸
指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西京杂记卷二:“ 汉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絶羣,一名逸驃,一名紫燕騮,一名緑螭驄,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絶尘,号为九逸。”
《國語辭典》:冀北  拼音:jì běi
1.地名。指古代冀州的北部,今河北省之地。产良马。
2.比喻人才聚集之地。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國語辭典》:西极(西極)  拼音:xī jí
西方极远的地方。《楚辞。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夕余至乎西极。」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首之一九:「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國語辭典》:权奇(權奇)  拼音:quán qí
权谋奇策。《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志倜傥,精权奇。」《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雄志倜傥,精权奇兮。」
《漢語大詞典》:绝景
亦作“绝影”。 无比美妙的景色。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昔在今来归,絶景无不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 三高亭 ,天下絶景也。”
《國語辭典》:骕骦(驌驦)  拼音:sù shuāng
古代的一种骏马。《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六骕骦之玄龙,建雄虹之旌夏。」也作「肃爽」。
分類:良马
《漢語大詞典》:神爽
(1).谓神魂,心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有子孙,自是天地閒一苍生耳,何预身事,而乃爱护,遗其基址,况於己之神爽,顿欲弃之哉!” 卢文弨 补注:“ 昭 七年《左氏传》 子产 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此神爽即精爽也。” 晋 无名氏 《晋成帝哀策文》:“天倾其仪,地覆其载。大业未究,神爽迁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佐卿:“﹝ 徐佐卿 ﹞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为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 明 李东阳 《〈北上录〉序》:“神爽飞越,心胸开盪。”
(2).犹神俊。多形容猛禽、良马等姿态雄健。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楚文王 少时好猎。有一人献一鹰, 文王 见之,爪距神爽,殊絶常鹰。”北史·斛律光传:“ 光 字 明月 ,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世说新语〉记事多谬:“ 侃 ( 陶侃 )意正欲诛 亮 ( 庾亮 ),以谢天下。 亮 犹豫不敢…… 温 ( 温嶠 )云:‘溪狗我所悉知,卿但见之。’因而 陶 见 庾 貌丰姿神爽,遂改观,欢宴终日。”
(3).精神爽快;心神开豁。 明 刘基 《雪鹤篇赠詹同文》:“洗髓织女 黄姑磯 , 瑶臺 雪花大十围,食之神爽肉不肥,乘风振羽芳菲菲。”《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到得山下,连峯迭嶂,壁立千仞,独立回望,令人神爽。”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巍然高大的城墙,古旧壮丽的建筑,令人神爽。”
《國語辭典》:代马(代馬)  拼音:dài mǎ
代,泛指北方边塞地区。「代马」指北地所产的良马。《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三国魏。曹植 朔风诗:「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漢語大詞典》:绝群
1.超出同辈。后汉书·隗嚣传:“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驥尾,得以絶羣。”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冠百草而絶羣,出异类之众伙。” 宋 苏辙 《祭黄师是龙图文》:“君方少年,出从乡贡,曄然有声,一飞絶羣。”
2.良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絶羣。” 清 唐甄 潜书·考功:“欲适 燕 而马首南指,虽有絶羣之马,去 燕 愈远。”
《國語辭典》:千里驹(千里駒)  拼音:qiān lǐ jū
1.驹,少壮的马。千里驹指日行千里的良马。如:「这匹马可连续奔驰数十里而不气喘、不疲倦,真不愧为千里驹。」也称为「千里马」。
2.比喻年轻有为的少年。《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三国志。卷九。魏书。曹休传》:「閒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國語辭典》:白鹄(白鵠)  拼音:bái hú
白天鹅。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弋白鹄,连鴐鹅。」
《漢語大詞典》:叱拨(叱撥)
良马名。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櫪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 唐 天宝 中, 大宛 进汗血马六匹:一曰红叱拨,二曰紫叱拨,三曰青叱拨,四曰黄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叱拨。” 宋 陆游 《闻蝉思南郑》诗:“金羈叱拨驹,玉盌蒲萄酒。”丹铅总录·鸟兽·叱拨引 宋 王明 《群牧故事》:“北方马以叱拨及青、白、紫纯色,緑鬃騮为上。”
《漢語大詞典》:良骥(良驥)
骏马,良马。尉缭子·制谈:“天下诸国助我战,犹良驥騄耳之驶,彼駑马鬐兴角逐,何能绍吾气哉?” 唐 杜甫 《骢马行》:“吾闻良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清 姜埰 《和陶荣木》:“譬如駑马,愧彼良驥。”
分類:骏马良马
《國語辭典》:跨灶  拼音:kuà zào
比喻儿子超越父亲。说法有二:一说因灶中有釜,釜与父音相近,或釜字上从父,故有子胜父之意。一说马前蹄下之凹处为灶门,良马奔走时,后蹄印痕反在前蹄之前,故用以喻子胜父。见《常语寻源。卷上。跨灶》引《天禄识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