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脱壳(脱壳)  拼音:tuō ké
1.部分动物脱去旧壳的成长过程。如:「金蝉脱壳」、「螃蟹脱壳」。
2.去掉植物果实或种子的外壳。如:「稻谷收成后要先乾燥才能脱壳。」
《國語辭典》:脱壳金蝉(脫殼金蟬)  拼音:tuō ké jīn chán
金蝉成虫时要脱去壳。后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觅不得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也作「金蝉脱壳」。
《分类字锦》:脱壳为杯(脱壳为杯)
邺中记邺中产巨栗脱其壳可以为杯
分类:
《分类字锦》:青虫脱壳(青虫脱壳)
徐夤胡蝶诗缥纱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分类:
《國語辭典》:金蝉脱壳(金蟬脫殼)  拼音:jīn chán tuō ké
金蝉成虫时要脱去壳。后比喻用计谋脱身。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諕的我五魂消,怎堤防笑里刀,他待显耀雄豪,乱下风飑,天也!我几时能勾金蝉脱壳。」《红楼梦》第二七回:「如今便赶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也作「脱壳金蝉」。
《漢語大詞典》:解箨(解籜)
谓竹笋脱壳。 南朝 宋 鲍照 《咏采桑》:“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籜。” 宋 邵雍 《高竹》诗之八:“抽萌如止戈,解籜如脱甲。”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新笋正解籜,簌簌时闻香。”
分類:竹笋脱壳
《漢語大詞典》:蜕蝉(蜕蟬)
蝉脱壳。谓解脱成仙。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脱兔 彭 殤之囿,蜕蝉人鬼之场。”
《國語辭典》:糙米  拼音:cāo mǐ
稻去壳后,碾得不精的米。其营养远比白米丰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停了一会,只见依旧搬将那平时这两碗黄糙米饭来。六老看了,喉咙气塞,也吃不下。」
《漢語大詞典》:麦人(麥人)
脱壳去皮后的麦心。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秋霖暗豆荚,夏旱臞麦人。” 王十朋 注:“《本草》:蕎麦,取人作饭,食之下气。盖麦之心曰人。”
分類:脱壳
《國語辭典》:大米  拼音:dà mǐ
稻子去壳后,称为「大米」。《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就拿了这庄稼地说,认真的种上几块的稻子,你家的大米先省多了。」
《漢語大詞典》:蝉蜕蛇解(蟬蜕蛇解)
(1).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淮南子·精神训》:“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蝉蜕蛇解,游於太清,轻举独往,忽然入冥,凤皇不能与之儷,而况斥鷃乎?”
(2).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