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痈肿(癰腫)  拼音:yōng zhǒng
脓疮。即恶性肿毒。汉。王充《论衡。感虚》:「夫山崩壅河,犹人之有痈肿,血脉不流也。」
分類:痈疽脓肿
《国语辞典》:漏管  拼音:lòu guǎn
由脓肿组织所形成的管子,用来排出脓液或分泌物。
《国语辞典》:脓毒病(脓毒病)  拼音:nóng dú bìng
病名。一种迁徙性脓肿,是由化脓组织侵入血液的细菌,或裂为小栓的脓性血栓,随著血流将毒素带到全身的器官及组织中,而使身体多处发生脓肿。
《國語辭典》:肛瘘(肛瘻)  拼音:gāng lòu
肛门及其周围发生脓肿,形成瘘管,不断漏出脓水的病症。内痔、肛裂常会导致此病状的产生。也作「肛漏」。
《國語辭典》:瘘管(瘻管)  拼音:lòu guǎn
人或动物因炎症、外伤、肿瘤等疾病,使得内脏之间、内脏与皮肤、皮肤与皮肤之间产生不正常的通道。形成后不易自动瘉合,常需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