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廉鲠(廉鯁)
廉洁耿直。 清 龚自珍 《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公性廉鯁,典试 浙江 , 浙 巡抚餽以金,不受,遗以二品冠,受之。及涂,从者以告曰:‘冠顶真珊瑚也,直千金。’公惊,驰使千餘里而返之。”
分類:廉洁耿直
《漢語大詞典》:介决
耿直善断。世说新语·黜免“有愧於 叔达 ,不能不恨於破甑”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客曰:‘甑既已破,视之何益?’ 林宗 赏其介决。”
分類:耿直
《漢語大詞典》:峻介
严正耿直。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 郭制军 琇 令 吴江 时,簠簋不飭,大吏将刻之。 郭 立誓痛改,令役担水洗县堂及内室,示民以更新,后果操行峻介,卒称直臣。”
分類:严正耿直
《漢語大詞典》:直苗苗
(1).形容耿直。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墨斗》:“墨斗儿……来也正,去也正,毫无偏向;本是箇直苗苗好性子,休认作黑漆漆歹心肠。”
(2).直挺挺。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在煤油灯微弱的光线摇曳下,模模糊糊地看见 阿英 她娘直苗苗地躺在床上。”
《漢語大詞典》:竦竣
严正耿直。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 刘洎 竦竣敢言。”
分類:严正耿直
《国语辞典》:金玉君子  拼音:jīn yù jūn zǐ
形容持节耿直,始终不变,刚坚如金石的君子。《宋史。卷三四一。傅尧俞传》:「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始终不变,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
《国语辞典》:并介之人  拼音:bìng jiè zhī rén
兼善耿直的人。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国语辞典》:戆小子(戆小子)  拼音:zhuàng xiǎo zi
称耿直而带有傻气的年轻人。
《漢語大詞典》:梗僻
耿直寡合。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元结:“﹝ 元结 ﹞性梗僻,深憎薄俗,有忧道閔世之心。”
分類:耿直寡合
《漢語大詞典》:艮头(艮頭)
方言。谓朴实耿直之人。 清 翟灏 通俗编·品目:“輟耕録:‘ 杭 人好为隐语,如粗蠢人曰杓子,朴实人曰艮头。’按,今又增其辞曰艮古头。”
《漢語大詞典》:匾介
谓性情耿直。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武肃铁券:“ 禅月 贯休 尝以诗投之,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 鏐 ( 钱鏐 )爱其诗,遣客吏諭之曰:‘教和尚改十四为四十,方与见。’ 休 性匾介,谓吏曰:‘州亦难添,诗亦不改,然閒云野鹤,何天而不飞耶?’遂飘然入 蜀 。”
分類:性情耿直
《漢語大詞典》:板直
古板耿直。《歧路灯》第五回:“叫他出这宗银子打点书办,他那板直性格,万不肯办。”《歧路灯》第九五回:“那知学臺乃是个理学名儒,板直大臣。” 许地山 《铁鱼底鳃》:“这位发明家底性格是很板直的,不大认识他的,常会误以为他是个犯神经病的,事实上已有人叫他做‘戆雷’。”
分類:古板耿直
《漢語大詞典》:悫直(愨直)
亦作“慤直”。 朴实耿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大:“知君慤直,无妨假贷。”
分類:朴实耿直
《漢語大詞典》:矿直(礦直)
粗犷耿直。矿,通“ 獷 ”。金史·贺扬庭传:“ 世宗 喜其刚果,谓 扬庭 曰:‘南人矿直敢为。’”
分類:粗犷耿直
《漢語大詞典》:介慎
耿直谨慎。
分類:耿直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