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临时性帐户(临时性帐户)  拼音:lín shí xìng zhàng hù
属于一种过渡性帐户。结算时,将一切收入帐户与费用帐户的馀额汇总转入一处,以便计算本期的净利或净损;同时结清各该帐户的馀额,使各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相混淆,而分别计算各期的损益。也作「临时性账户」。
《漢語大詞典》:做账(做賬)
从开始记帐入册直到结算的全过程以及其中的环节都叫做账。
《国语辞典》:毛额(毛额)  拼音:máo é
数量结算、统计后的最初结果。如:「国民生产毛额」。
《国语辞典》:欧克(欧克)  拼音:ōu kè
欧洲共同市场的货币名称。为欧市会员国中央银行间的结算工具,目前的组成成分为西德马克占百分之三十七、法国法郎占百分之十七、英镑占百分之十五。
《漢語大詞典》:划拨清算(劃撥清算)
即转账结算。也称非现金结算。通过转账结算方式清算由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等所发生的债权债务。
《漢語大詞典》:滚帐(滚帳)
亦作“滚账”。 算帐。谓会合帐目而结算。 清 翟灏 通俗编·杂字:“贾人会合计簿,谓之滚帐。” 沈从文 《主妇集·贵生》:“落了雨,铺子里他是唯一客人时,就默默的坐在火旁吸旱烟,听 杜老板 在美孚灯下打算盘滚账,点数馀存的货物。”
《漢語大詞典》:查截
(1).检查扣留。如:海关查截了一批走私货物。
(2).谓按期检查结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三连串票》:“排里临限,无凭查截,势必问之流水。”
(3). 清 代征收银粮所用三连串票之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比较》:“花户照限完纳,即将三连串中查截一票付排里交总书登簿,如排里催足本限之银,总书算清,即给归农票免比。”
《漢語大詞典》:调拨价格(調撥價格)
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 毛泽东 《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调拨物资给合作社,要合理作价,不能按国家调拨价格作价。”
《漢語大詞典》:秋后算账(秋後算賬)
本谓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进行清算处理。
《漢語大詞典》:煞帐(煞帳)
结算账目。
《國語辭典》:结存(結存)  拼音:jié cún
结算后所存馀的款项或货物。如:「经核算帐目后,上月结存三万元。」
《漢語大詞典》:结欠
结算后共欠
结帐后所欠的款项。例如:多年的结欠一次还清。
《國語辭典》:没帐(沒帳)  拼音:méi zhàng
1.没有债务。如:「这一笔钱还了,就没帐了。」也作「没账」。
2.没关系。《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没帐,叫他咒去,一咒十年旺,神鬼不敢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