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轻细(輕細)
(1).细微,细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盖轻细微眇之渐,必生乖忤之患,不可不慎。”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其珠轻细,风吹如尘起,名曰‘珠尘’。” 杨朔 《潼关之夜》:“谈话愉快地进行着,没有人留心到渐渐逼近的轻细的脚步声。”
(2).谓浅而细密。晋书·舆服志:“惠者蟪也,其冠文轻细如蝉翼,故名惠文。”
(3).指薄而细致。 杨朔 《木绵花》:“轻细的縠纱已经披上士女高贵的躯体。”
(4).轻暖细软。 唐 无名氏 玉泉子:“虽名姬爱子,服无轻细。”
(5).轻柔苗条。 宋 柳永 《少年游》词:“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
(6).便宜细小之物。如米、豆、枣、栗等。 宋 陶谷 清异录·回汤武库:“腊日家宴,作腊,四方用种种轻细,不拘名品,治之,如大豆加以汤液滋味。”
《國語辭典》:秒忽  拼音:miǎo hū
比喻极细微的数目。《汉书。卷一○○。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产气黄钟,造计秒忽。」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研穷义理之精微,辩析古今之同异,原心于秒忽,较礼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正,睟面盎背,则亮于诸儒诚有愧焉。」
《漢語大詞典》:眇微
(1).指细微的事物。说郛卷六四引 唐 无名氏《灌畦瑕语》:“故曰祸藏於眇微,微物不可不戒。”
(2).卑贱,低微。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臣性姿固塞,人品眇微,独於辈流,素嗜文学。”
指精妙的境界。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钞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三:“古调泠泠造眇微,玉池清水自生肥。”
《漢語大詞典》:豪分
比喻细微之物。豪,通“ 毫 ”。汉书·叙传上:“若乃 牙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豪分。”宋书·袁湛传:“徒有考课之条,而无豪分之益。”
《漢語大詞典》:幺微
亦作“么微”。
(1).微小,细微。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躬神圣之姿而兼容小善,履富贵之极而深达下情,在于隐恤之心,岂间么微之跡。” 宋 陆游 《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作长句记之》:“髮毛惨凛谁復支,性命幺微不禁吓。”
(2).指微不足道的人。 宋 岳飞 《辞太尉第三札子》:“臣一介么微,言语鄙浅。”
《漢語大詞典》:纤芒(纖芒)
形容极其细微。 唐 黄滔 《误笔牛赋》:“所谓取象於斯,称工在兹;虽恨纤芒而到此,终持妙跡以加其。” 宋 范仲淹 《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诗:“罪大祸不称,所损伤纤芒。” 元 范梈 《郡中即事十二韵》:“吾尝七八月,持节泛沧浪,一旬録郡狱,询事考纤芒。”
分類:细微
《漢語大詞典》:针尖(針尖)
(1).针的尖端。亦喻细微之处。 清 王夫之 《示子侄》:“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 聂绀弩 《谈杂文》:“他们的视野既小如针尖,又不敢正眼凝视现实。”
(2).方言。指缝纫技术。 阮章竞 《漳河水》第一部:“抽俺的筋筋搓成线,也买不下婆家心半片,还骂没针尖!”
《國語辭典》:繁细(繁細)  拼音:fán xì
繁杂细碎。汉。贾谊《新书。卷四。势卑》:「繁细虞,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
《漢語大詞典》:息响(息響)
呼吸的声音。喻细微的声响。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於守御。”
《漢語大詞典》:纤琐(纖瑣)
细微琐屑。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然世有諂事上官,厚结寮佐,下至胥徒臧获之辈,靡不各饜其私,冀弥缝於纤琐。”
《漢語大詞典》:针缝(針縫)
比喻极细微的漏洞、裂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就是一些针缝也没有的,他会千方百计弄出机关……无事诱出有事来。”
《漢語大詞典》:纤隙(纖隙)
细微的嫌隙。新唐书·阿史那忠传:“宿卫四十八年,无纤隙,人比之 金日磾 。”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公虽荷 真宗 眷委之重,每慎密远权以自防,故君臣之间,略无纤隙可窥。”
分類:细微嫌隙
《国语辞典》:针铓(针铓)  拼音:zhēn máng
针尖。比喻极其细微。宋。文同〈翡翠〉诗:「忽然投清漪,得食如针铓。」也作「针芒」。
《漢語大詞典》:不窕
(1).不细微。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小者不窕,大者不摦。” 杨伯峻 注:“此谓小乐器而音不细。”
(2).犹言无间,没有空隙。墨子·尚同下:“是故大用之,治天下而不窕;小用之,治一国一家而不横者。”荀子·赋:“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郄穴而不偪者与?”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窕者,间隙之称。言充满大宇而无间隙也。”《淮南子·原道训》:“处小而不逼,处大而不窕。其魂不躁,其神不嬈。”
《漢語大詞典》:豪毛
(1).细毛。豪,通“ 毫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淮南子·原道训》:“禽兽硕大,豪毛润泽。”
(2).比喻细微之物。史记·项羽本纪:“今 沛公 先破 秦 入 咸阳 ,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 ,以待大王来。”《汉书·鲍宣传》:“陛下擢臣巖穴,诚冀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