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太阳糕
疤瘌饼
喜饼
瓤儿
果点
铜锣烧
豆蓉
《國語辭典》:太阳糕(太陽糕)  拼音:tài yáng gāo
由白米面加糖制成,其上捏印有小鸡形状的一种糕点。旧时用来祭祀太阳星君,因此称为「太阳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太阳糕》:「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馀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国语辞典》:疤瘌饼(疤瘌饼)  拼音:bā la bǐng
一种糕饼。用水拌和面、米,经发酵蒸熟后,表面不平,好像疤痕,故称。
《国语辞典》:喜饼(喜饼)  拼音:xǐ bǐng
男女订婚时,由男方赠送给女方,以分赠亲友的糕饼。
《国语辞典》:瓤儿(瓤儿)  拼音:ráng ér
1.瓜里的肉。如:「黄瓤儿西瓜」。
2.果仁。如:「花生瓤儿」。
3.糕饼的馅儿。如:「饼瓤儿」。
4.物的内部。如:「表瓤儿」、「信瓤儿」。
5.事情的内幕或隐密部分。如:「他表面上道貌岸然的,瓤儿里的事又有谁知道呢?」
《国语辞典》:果点(果点)  拼音:guǒ diǎn
水果和糕饼之类的点心。如:「这家店的果点真是名不虚传。」《红楼梦》第七○回:「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一面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
《国语辞典》:铜锣烧(铜锣烧)  拼音:tóng luó shāo
一种点心。用面粉加糖和香料做成铜锣状的小糕饼,中间夹上红豆、奶油或冰淇淋等馅料。
《國語辭典》:豆蓉  拼音:dòu róng
用大豆、绿豆、豌豆等豆类为原料,煮熟晒乾后磨成粉末,加上油、糖等制成的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