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篾笋(篾筍)
竹笋。 晋 戴凯之 竹谱:“篾笋既食,鬢髮则侵。”
分類:竹笋
《漢語大詞典》:箨龙(籜龍)
竹笋的异名。 唐 卢仝 《寄男抱孙》诗:“籜龙正称寃,莫杀入汝口。” 宋 苏辙 《喜雨》诗:“时向林间数新竹,籜龙腾上欲迎秋。” 明 李东阳 《谢原博惠笋迭前韵》:“池凤羽毛应比秀,籜龙鳞甲漫成堆。”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籜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
分類:竹笋
《國語辭典》:小年  拼音:xiǎo nián
1.年寿短促。《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幼年。唐。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3.形容时间漫长。宋。唐庚 醉眠诗:「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4.俗称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送灶神上天,等到除夕时接灶神,便正式过年。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漢語大詞典》:笋蕨(筍蕨)
竹笋与蕨菜。 宋 苏轼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诗:“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
分類:竹笋
《國語辭典》:春笋(春筍)  拼音:chūn sǔn
1.春天的竹笋。南朝梁。萧琛 饯谢文学诗:「春笋方解箨,弱柳向低风。」唐。杜甫 三绝三首之三:「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2.比喻美人手指纤细美好。南唐。李煜 捣练子。云鬟乱词:「斜托香腮春笋懒,为谁和泪倚阑干。」《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纤指如春笋,媚眼若秋波。」
《漢語大詞典》:解箨(解籜)
谓竹笋脱壳。 南朝 宋 鲍照 《咏采桑》:“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籜。” 宋 邵雍 《高竹》诗之八:“抽萌如止戈,解籜如脱甲。”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新笋正解籜,簌簌时闻香。”
分類:竹笋脱壳
《漢語大詞典》:箨冠(籜冠)
竹皮冠。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之一:“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籜冠斜。” 清 戴名世 《陈士庆传》:“已而入 函谷关 至 终南 ,有老人籜冠羽衣坐在洞中,辟穀久矣。”
《國語辭典》:芦笋(蘆筍)  拼音:lú sǔn
植物名。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叶状枝针形,三至六枚簇生。六至八月开白色花,花被片六枚。浆果球形,红熟。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嫩茎可食用。有白芦笋、绿芦笋两种品种。如:「芦笋要趁嫩采食,不然茎变老时就不能吃了。」也称为「石刁柏」。
《漢語大詞典》:迸笋(迸筍)
破土猛长的竹笋。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堦踏还出。”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
分類:破土竹笋
《漢語大詞典》:粉箨(粉籜)
竹笋的外壳。 唐 李商隐 《自喜》诗:“緑筠遗粉籜,红药绽香苞。”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粉籜半开新竹逕,红包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参见“ 粉节 ”。
分類:竹笋外壳
《漢語大詞典》:粉节(粉節)
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唐 白居易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 唐 李贺 《昌谷》诗:“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宋 梅尧臣 《墨竹》诗:“粉节中心那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分類:白粉竹节
《漢語大詞典》:笋蒲(筍蒲)
竹笋与蒲芽。 汉 枚乘 《七发》:“客曰:‘犓牛之腴,菜以笋蒲。’”按,《诗·大雅·韩奕》:“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当为此语所本。
《漢語大詞典》:冻笋(凍筍)
冬末早春出生的竹笋。 宋 苏轼 《新年》诗之三:“更待春雷发,先催冻笋生。” 宋 苏轼 《和王巩并次韵》之一:“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平林抽冻笋,奇艷变山丹。”
《漢語大詞典》:箨粉(籜粉)
竹笋皮上的粉末。 元 贡师泰 《题李则平宪副所藏息斋竹》诗:“籜粉已翻鳞甲紫,墨花还染羽毛苍。”参见“ 节粉 ”。
《漢語大詞典》:节粉(節粉)
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 元 马祖常 《姚左司墨竹为贾仲章尚书赋十韵》:“籜鳞穿石锦,节粉带书芸。”参阅 唐 李贺 《昌谷诗》“粉节涂生翠” 清 王琦 汇解。
《漢語大詞典》:暗笋(暗筍)
未出土的竹笋。 宋 唐庚 《杂诗》之六:“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
分類:出土竹笋
《漢語大詞典》:晚筀
晚熟的竹笋。例如: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沈括《梦溪笔谈》
分類:晚熟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