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竹根蛇
一种颜色与竹相同的毒蛇。体小,喜缘竹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黄颔蛇:“又有竹根蛇,《肘后》谓之青蝰蛇,不入药用,最毒,喜缘竹木,与竹同色。”
《漢語大詞典》:照柸
占卜器具。用两块蚌壳或竹木片等制成,掷地观其俯仰,以定吉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六出:“神还灵异,赐照柸许妾同连理。”
《漢語大詞典》:栈箔(棧箔)
用竹木等编成的帘子。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丽池鱼箔》:“其当得陂池利者,乘秋冬之交,水浅源涸,必遍施栈箔,遮阑界内。”
分類:竹木帘子
《國語辭典》:抬秤  拼音:tái chèng
可从秤杆中穿上扁担和杠子的大型杆秤,由两个人抬著,一次可称数百公斤。《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典史叫乡约地方取了抬秤,将盐逐一秤过,记了数,贴了封皮。」
《漢語大詞典》:烟扦子(煙扦子)
亦作“烟扦子”。 用金属或竹木制成的小扦子,吸食鸦片时用以挑取烟膏、剔除烟垢。《黑籍冤魂》第二回:“烟枪造好,又造盏烟灯,打几支钢丝烟扦,这都是从便利上想发出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他们﹞掐我,拿……烟扦子扎我,[忍住泪]您看,您看!”
《漢語大詞典》:烟签(煙籤)
亦作“烟籤”。 竹木制的烟扦子。《老残游记》第十二回:“他就随手躺下,拿了一枝烟籤子,挑烟来烧。” 沙汀 《困兽记》二三:“他好一阵陷没在痛苦里面,最后又无可奈何地叹息了;一面搁下他的烟签。” 史超 《擒匪记》:“ 余胖子 拿着烟签子,替 老蔡 向枪里抹烟。”参见“ 烟扦子 ”。
分類:竹木木制
《漢語大詞典》:烟扦子(煙扦子)
亦作“烟扦子”。 用金属或竹木制成的小扦子,吸食鸦片时用以挑取烟膏、剔除烟垢。《黑籍冤魂》第二回:“烟枪造好,又造盏烟灯,打几支钢丝烟扦,这都是从便利上想发出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他们﹞掐我,拿……烟扦子扎我,[忍住泪]您看,您看!”
《国语辞典》:楼兰晋简(楼兰晋简)  拼音:lóu lán jìn jiǎn
楼兰出土的西晋时代竹木简书。清光绪二十五年由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新疆古楼兰遗址挖掘所得,有一百二十馀枚,极具文献价值。
《国语辞典》:地上权(地上权)  拼音:dì shàng quán
一种以在他人土地上有建筑物、其他工作物或竹木为目的,而使用其土地的权利。如:「根据规定,地上权消灭时,地上权人得取回其工作物及竹木,但应恢复土地的原状。」
《国语辞典》:地上物  拼音:dì shàng wù
指有地上权的土地建筑物、其他工作物或竹木等。如:「《民法》规定,地上权不因地上物之灭失而消灭。」
《国语辞典》:刻镂刀(刻镂刀)  拼音:kè lòu dāo
雕刻甲骨或竹木等器物的刀具。多呈扁长条状,有的上窄下宽而平刃,有的上窄下宽而斜刃,有的则为上下等宽而斜刃。
《国语辞典》:搔背爬  拼音:sāo bèi pá
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长柄,可搔手无法搔到之处。也称为「不求人」、「如意」。
《漢語大詞典》:硌吱
象声词。多形容竹木器具和竹木结构建筑物在受挤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红楼梦第三八回:“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这竹子桥规矩是硌吱硌吱的。”
《國語辭典》:对牌(對牌)  拼音:duì pái
一种竹子或木头做的牌子,上面用火烙上某种字样,由中间剖为两半,旧时作为證明之用。《红楼梦》第一三回:「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傥一定有甚么要紧的话,得等著面说,我这里付一面对牌,请到前街客寓里安歇。」
《漢語大詞典》:枋箄
用竹木编成的浮筏。指木排、竹排。后汉书·岑彭传:“ 公孙述 遣其将 任满 、 田戎 、 程汎 ,将数万人乘枋箄下 江关 ,击破 冯骏 及 田鸿 、 李玄 等。” 李贤 注:“枋箄,以木竹为之,浮於水上。”
分類:竹木木排
《國語辭典》:桄子  拼音:guàng zi
竹木制成用来绕线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