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塞翁心
 
塞翁祸福
 
塞边翁
  
失马何忧
 
失马安知非福
 
相关人物
塞翁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597~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例句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上官仪 从驾闾山咏马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刘禹锡 览董评事想归之什因诗以赠

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李群玉 自遣

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 李颀 别梁锽

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杜牧 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杜牧 题白云楼

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许浑 泛溪

忘情同塞马,比德类宛驹。 骆宾王 久戍边有怀京邑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高适 金城北楼

《國語辭典》:祸福(禍福)  拼音:huò fú
吉凶。《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将军受汉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乡里人敬他如神,故此见他走过,就缠住他问祸福。」
《漢語大詞典》:妄谈祸福(妄談禍福)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像这种当个顽意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至於那一种妄谈祸福的,就要不得。”
《国语辞典》:祸福与共(祸福与共)  拼音:huò fú yǔ gòng
一同度过苦难,也一同分享快乐。如:「夫妻应该互相扶持,祸福与共。」
《国语辞典》:祸福靡常(祸福靡常)  拼音:huò fú mǐ cháng
祸患与福分没有一定的法则。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出:「祸福靡常,喜悲交集。」也作「祸福无常」。
《国语辞典》:祸福惟人(祸福惟人)  拼音:huò fú wéi rén
祸与福皆由人本身的行为所造成。唐。杨烱〈从弟去溢墓志铭〉:「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祸福惟人,圣人有抑扬之教。」也作「祸福由人」。
《国语辞典》:祸福无常(祸福无常)  拼音:huò fú wú cháng
祸患与福分没有一定的法则。明。孙梅锡《琴心记》第三九出:「祸福无常,忧喜难定。」也作「祸福靡常」。
《国语辞典》:祸福无偏(祸福无偏)  拼音:huò fú wú piān
祸福的到来没有偏袒,都是自己所造成。明。无名氏《锁白猿》第四折:「果然道祸福无偏,善恶相连。则为你昧己瞒心,因此上惹罪招愆。」
《国语辞典》:祸福相生(祸福相生)  拼音:huò fú xiāng shēng
祸与福互相依存转化而生。《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国语辞典》:祸福由人(祸福由人)  拼音:huò fú yóu rén
祸与福皆由人本身的行为所造成。明。汪錂《春芜记》第二六出:「天网恢恢真可信,须知祸福由人。」也作「祸福惟人」。
《国语辞典》:祸福有命(祸福有命)  拼音:huò fú yǒu mìng
祸与福都是命中注定的,人力无法改变。宋。陆游〈谢曾侍郎启〉:「祸福有命,岂其或置于胸中。」
《国语辞典》:人有旦夕祸福(人有旦夕祸福)  拼音:rén yǒu dàn xì huò fú
(谚语)比喻人的祸福难以预料。《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
《国语辞典》:旦夕祸福(旦夕祸福)  拼音:dàn xì huò fú
形容祸福无常。多用于警惕之语,义偏在祸害方面。《红楼梦》第一一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分类:警惕祸害
《分类字锦》:祸福适均(祸福适均)
青箱杂记翰林王公洙修撰钱公延年俱以丁酉八月丑时生王十九日钱二十日钱以嘉祐六年六月卒时王公已病或谓王公起于寒素早岁蹇剥可以免灾侍郎掌公曰钱虽少年荣进晚即滞留王虽早岁奇蹇晚即迁擢长短比折祸福适均王公竟不起
分类:星学
《國語辭典》:祸福同门(禍福同門)  拼音:huò fú tóng mén
祸与福由同一个来源产生。指同是由人的行为所造成。《淮南子。人间》:「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夫祸福同门,倚伏万端,又未可断也。」
分類:祸福自取
《漢語大詞典》:塞上翁
塞翁。 唐 高适 《金城北楼》诗:“垂竿已谢 磻溪 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漢語大詞典》:塞翁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指忘身物外,乐天知命,不以得失为怀的人。 唐 戴叔伦 《赠韦评事儹》诗:“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谢衣带鞍马表》:‘褐衣褐见,莫陈 汉 戍之便宜;马去马归,敢计塞翁之倚伏。’” 郁达夫 《己未出都口占》诗:“塞翁得失原难定,贫士生涯总可怜。”
分類:物外得失
《國語辭典》:塞翁失马(塞翁失馬)  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
古时候边塞上有个老翁,丢了一匹马。别人去安慰他,他却说:「怎么知道不是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这匹马果然带著一匹好马回来了。典出《淮南子。人间》。比喻祸福时常互转,不能以一时论定。宋。陆游 贺蒋尚书出知婺州启:「鲁人获麟以为不祥,虽爱憎之叵测;塞翁失马未必非福,抑倚伏之何常。」《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却自己叹息道:『人说塞翁失马,未知是福是祸。』」也作「北叟失马」。
《漢語大詞典》:塞马(塞馬)
(1).塞上的马。 北周 庾信 《和赵王送峡中军》诗:“胡笳遥惊夜,塞马暗嘶羣。” 唐 元稹 《塞马》诗:“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明 马銮 《雨中偕友人过度来亲家小饮即事》诗:“薄暮城乌息,频年塞马骄。”
(2).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吉凶莫测。亦用以表示超然于得失祸福之外。 唐 杜牧 《赠李侍御》诗:“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宋 司马光 《自嘲》诗:“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 明 许自昌《水浒记·效款》:“塞马去无凭准, 楚 弓丧何须问。”
《漢語大詞典》:失马翁(失馬翁)
同“ 失马塞翁 ”。 唐 许浑 《怀旧居》诗:“朱门跡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