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风患(風患)
(1).指中风。北史·元孚传:“﹝ 孚 ﹞后遇风患,手足不随,口不能言,乃左手画地作牢,乞解所任。”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风患弥留,半体枯废。”
(2).指神经错乱,精神失常。《前汉书平话》卷中:“我儿有风患,不在宅内,往於东庄上去也。”
《國語辭典》:风疾(風疾)  拼音:fēng jí
1.痲疯病。《三国志平话。卷上》:「忽患癞疾,有发皆落,遍身脓血不止,取净水一盏,咒了,咽在腹中,风疾即愈;毛发皮肤复旧。」
2.风痹、半身不遂等病症。也作「风病」。
《國語辭典》:风病(風病)  拼音:fēng bìng
1.风痹、半身不遂等病症。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尉迟又有风病举发,动止不得。」也作「风疾」。
2.精神病。《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人来时不见有风病,敢只是近日举发此症。」
《國語辭典》:迷惘  拼音:mí wǎng
困惑而不知所措。如:「年轻人要立志奋进,不能老陷于岁月的迷惘中。」
《国语辞典》:发风(发风)  拼音:fā fēng
神经错乱而失去常态。《西游记》第三八回:「这孩儿发风了,做皇帝的是你父王,你问怎的?」
《國語辭典》:蛊疾(蠱疾)  拼音:gǔ jí
心志惑乱的病。多指惑于女色而生的病。《左传。宣公八年》:「晋胥克有蛊疾,却缺为政,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
《國語辭典》:疯癫(瘋癲)  拼音:fēng diān
精神错乱,言语行动失常。如:「他行为疯癫,令人畏惧。」也作「疯狂」。
《國語辭典》:疯病(瘋病)  拼音:fēng bìng
行为举止不正常的病。《文明小史》第三七回:「这人是我们堂里的学生,只因他有些疯病,在外混闹。」
《國語辭典》:失心风(失心風)  拼音:shī xīn fēng
疯癫。《水浒传》第三九回:「我和众人来时,你便口里胡言乱语,只做失心风便好。」《醒世恒言》卷一四:「女孩儿自入去了。范二郎在门前一似失心风的人,盘旋走来走去。」也称为「心风」、「失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