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吝色  拼音:lìn sè
犹豫不定的神色。汉。王符《潜夫论。贤难》:「邓通幸于文帝,尽心而不违,吮痈而无吝色。」
《漢語大詞典》:色沮
神情颓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申公不悦范希文》:“ 宋 ( 宋庠 )明日上殿,果入札子论 希文 交通叛臣…… 仁宗 曰:‘ 范仲淹 莫不至如此。’ 吕公 徐应曰:‘擅答书不得无罪,然谓之有他心则非也。’ 宋公 色沮无辞。”《天雨花》第二十回:“我看此人性情最傲,他昨日虽有些气馁色沮,不肯低头。只使他连遇风波,无一不心寒胆落。”
分類:神情颓丧
《國語辭典》:神似  拼音:shén sì
神态、气韵极为相似。如:「十分神似」、「他画的春晓鸡啼,形肖神似,栩栩如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幸喜写的一笔好字,并且善变字体,无论颜、柳、欧、苏,都能略得神似。」
《國語辭典》:意色  拼音:yì sè
意态神色。《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客)于是变为异形,须臾消灭。瞻默然,意色大恶。」
分類:神情神色
《漢語大詞典》:逸发(逸發)
谓神情超逸而容光焕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异体峯生,殊相逸发。” 宋 曾巩 《喜晴》诗:“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 清 徐沁 明画录·赵左:“神韵逸发,为士林所珍。”
《漢語大詞典》:声情(聲情)
(1).声音和神情。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吾犹忆其形貌頎然,而声情甚伟。”
(2).指文章、歌曲等的声调及其所表现的情感。 清 蒋士铨 《〈空谷香〉自序》:“脱稿后,击唾壶而歌,声情颯颯,与风涛相荡激。” 关德栋 《〈山歌〉序》:“ 钱缪 所歌虽与传世山歌格调略异,但声情大体相同。”
《漢語大詞典》:靳色
犹吝色。舍不得的神情。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阳大明》:“﹝道人﹞指架上道服曰:‘以是与我,当有以奉报。’ 大明 与之,无靳色。” 明 李东阳 《明故赠通政使司左通政王公合葬墓志铭》:“母好施,值邻族贫者,或倾囊给之,公极意承顺,略无靳色。”
《漢語大詞典》:神貌
(1).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2).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3).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
(4).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5).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6).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
《國語辭典》:吝情  拼音:lìn qíng
惋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國語辭典》:醉意  拼音:zuì yì
醉酒的感觉或意态。《红楼梦》第七五回:「傻舅输家没心绪,吃了两碗,便有些醉意。」《文明小史》第五○回:「法国副领事吃了一瓶香槟酒,有些醉意,便和劳航芥攀谈起来。」
《漢語大詞典》:喜津津
得意的神情。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初,三宰相就位,二人磬折趋,而 林甫 在中,轩驁无少让,喜津津出眉宇间。”
分類:得意神情
《漢語大詞典》:含嗔
带着生气或责怪的神情。《三国演义》第五五回:“正是:两番弄巧翻成拙,此日含嗔却带羞。” 茅盾 《有志者》一:“她又回头朝她丈夫看了一眼,象是含嗔又象是安慰,轻声说:‘何苦呢!’”
《漢語大詞典》:披云雾(披雲霧)
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比喻人的神情清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卫伯玉 为尚书令,见 乐广 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覩青天。’” 清 王夫之 宋论·太祖:“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者,谁为为之邪?”亦省作“ 披雾 ”。南史·孔休源传:“不期忽覯清颜,顿祛鄙吝,观天披雾,验之今日。” 宋 李纲 《辞免领开封府事表》:“去魑魅之域而已幸於赐环,簉云龙之廷而方期於披雾。”
《漢語大詞典》:耸神(聳神)
谓露出惊异的神情。耸,通“ 悚 ”。 唐 刘禹锡 《观柘枝舞》诗:“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國語辭典》:情貌  拼音:qíng mào
1.忠诚与恭敬。《荀子。礼论》:「故情貌之变,足以别吉凶、明贵贱亲疏之节。」
2.心情与容貌。《列子。力命》:「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